为了让学生学习农业知识,感受农耕乐趣,1月25日下午,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正式签约,共建“中山纪念中学耕读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研学劳融合”的素质教育平台。
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周建刚介绍,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充分营造“脚沾泥土,手捧书香”育人德育场,三方决定共建耕读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将利用中山纪念中学现有的10多亩劳动地块,结合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科研及技术优势,主要用于开展农业知识科普、农耕实践、第二课堂等活动。
据介绍,中山纪念中学将负责基地资金投入、建设和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农业第二课堂活动,适时开放现有的种植、养殖等示范基地供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师生参观实习;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将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定期提供适量的优质种苗、农业设施,并提供技术指导;中山学院将为纪念中学开展农业第二课堂的科学研究提供专家、方法及技术指导,同时提供该校已经具有的仪器设备及实验室使用权。
耕读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依地势划分为农作物区、花圃区、蔬菜区、果树区、草药区、家禽养殖区、技工区等区域,由班级或年级认领,实现承包责任制。同时邀请专业学科老师、以及有劳作经验的家长指导,形成纪中劳动教育课程。在师生共建的基础上,将开展“稻虾共养”、“中草药园”、“芳香园”以及“新品种新技术蔬菜种植基地”等多个项目。
“耕读园项目是纪中在劳动教育领域的重要尝试,希望学子们在劳动体验中收获快乐,养成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创新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周建刚表示。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林坚发
◆图+2/记者 闫莹莹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