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彪后人乐当“乡村领读人”,助力家乡推进“百千万工程”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曾珺 发布:2025-07-26

书香润泽乡土,阅读赋能振兴。7月26日,沙涌学校(旧址)香山书房书香四溢,由中山纪念图书馆主办的“‘烟火中山·书香乡村’——传承香山文脉,助力‘百千万工程’阅读推广活动”在此热闹举行。活动上,中山纪念图书馆发起的“乡村领读人计划”,通过选拔热爱乡土、深耕文化的优秀代表,以阅读为纽带,激活乡村的文化活力。马应彪家族后人、香港沙涌马氏同乡会会长马维德等成为了首批乡村领读人。

图为沙涌学校(旧址)香山书房。本次活动在此开展。记者 徐钧钻 摄

传承先辈精神
乐当“乡村领读人”

本次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主题分享、非遗展示、人物访谈、走读乡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中山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活动中,马维德、马伟明等9位代表成为了首批乡村领读人。他们将积极推荐好书,指导组织村民开展阅读活动,传播积极向上的阅读文化。

马应彪的曾孙马维德(右一)等成为首批“乡村领读人”。记者 徐钧钻 摄

马维德是马应彪先生的曾孙,三年前,他当选沙涌马氏同乡会会长,与家乡的接触就更加频繁。他每年多次带领香港乡亲返乡省亲,加强两地交流,赓续桑梓情怀。看到家乡发展日新月异,他十分自豪。

“乡村的发展不仅要塑形,还要铸魂。我太公马应彪先生留下来的,不仅仅只有他的商业文化,更有他的爱国爱乡、重教兴学的情怀。”马维德说,先辈马应彪热衷慈善,十分重视教育。沙涌学校就是当年由马应彪带领一众爱国华侨捐建的新式学校。“能够在沙涌学校(旧址)香山书房里,成为家乡的乡村领读人,我感到很光荣。”

随后,马维德带来了首个主题分享《马应彪与中山故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百货业的先驱人物马应彪艰苦创业、创新求变、热心公益回馈桑梓的一生,勉励在场青少年读者要勤阅读、善思考、多写作、敢创新,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气象。

另一位乡村领读人、中山市阅读促进会副会长马伟明(右)与马应彪曾孙马恩明展开对话。记者 徐钧钻 摄

另一位乡村领读人、中山市阅读促进会副会长马伟明,通过对话访谈的形式,与马应彪曾孙马恩明展开了精彩的对话。马恩明通过生动的故事,补充分享了多位马应彪家族后人重视教育和阅读,各自在建筑、医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的经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沙涌人,我从小就阅读马应彪先生的故事。今天的分享活动,让我看到了另一面的马应彪先生。我们要学习他和他的后人,在各自的领域上刻苦耕耘,事业成功后,积极回馈家乡,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青少年读者马靖容如是说。

耕读乡村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

近年来,中山纪念图书馆化身“百千万工程”的“文化特派员”,通过精心策划,连续三年举办了“夜读乡村 书话曹边”主题阅读活动,成为文化助力百千万的重要阅读品牌;“曹边早春约苏轼”朗诵会、“翰墨迎春润书房”等50场特色文化活动,“册府千华——广东省珍贵古籍特展”等精品展览先后走进乡村书房,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阅读的魅力;“乡村里的年轻人”年终阅读秀更把乡村的青年请进图书馆,面向全市读者讲述他们各自的乡村创业故事……这些活动累计服务群众约21万人次,在城乡大地播撒阅读的种子,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文化动能。

“知识在书本里,也在乡土的实践中。”中山纪念图书馆副馆长赵嘉俊说,馆内有一幅大型室内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刻画了20多位香山先贤的群像,代表着灿若星河的香山文化,与中山各镇街、村(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遥相呼应。中山纪念图书馆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深入各镇街,挖掘香山人物故事、推广阅读文化,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

南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翘楚说,在中山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当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在历史坐标中找到前进的方位。南区街道将持续推进“书香南区”建设,让书香融入日常,用文化滋润乡村,以阅读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省中运田径赛收官,中山军团揽5金
原创 9529人浏览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