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年前,伶仃洋畔的香山雍陌乡(今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一个婴孩呱呱落地,谁曾想到他会成为“晚清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
五岁时,他在秀峯家塾书声琅琅,心中悄然埋下经世致用的种子;十七岁时,他赴沪学商,煤油灯旁,账本与英文单词在纸上交错,藏着他对新知的渴望。自青年时代起,他便心怀苍生,时常发表文章针砭时弊,与大家探讨救国之路。1882年,四十岁的他得到了洋务运动“大BOSS”李鸿章的赏识,挑起了轮船招商局的改革重任。
然而,人生无常,他的一生也是挫折不断:他在轮船招商局“三进三出”、被太古洋行追债、失去自由、破产……1885年,心力交瘁的他返回香山的澳门家中,贫病交加。但他始终心怀让中国“登于富强之境”的志愿。蛰居家乡七年,他终于完成了《盛世危言》五卷本,并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郑观应”。
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郑观应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智慧宝藏。2025年7月24日,是郑观应诞辰183周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与AI影像中与其相会,重温他的传奇人生与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历史学博士邵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曾任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访问学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上海城市史、澳门城市史研究,同时关注企业史研究。他撰写的这部书是一部全面评述郑观应的学术传记,以翔实的史料为支撑,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着重从郑观应的经历与事功、思想、为人、社交等方面展开,较全面地介绍、评价郑观应做出的积极贡献。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杰评价:本书借鉴了前人的研究精华,既拓宽了郑观应研究的视野,也丰富了郑观应研究的学术内涵,且文字表述清新,富有朗朗上口的可读性。

内容简介:
郑观应1842年出生于香山雍陌乡(今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他中西兼习,儒道兼修,著作等身,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均有所创获。其重要著作《盛世危言》以富强救国为核心,可以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同时它还为国人介绍了诸多西方的先进概念,唤醒了一个时代。本图画书由中山市三乡镇人民政府出品,由策划方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院组织中山日报社秦茂群、解元杰、林子晴、廖薇等人共同创作。它以郑观应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为线索,图文并茂,生动再现了他的丰富人生与思想智慧,是一部传播中山名人文化的诚意之作。

图书简介:
历史学博士胡波长期研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岭南文化与香山文化、心理与历史、华侨华人史、商人与商会。他所著的这部《郑观应和他的时代》是一部研究郑观应思想的学术著作。书稿内容共分十二章,除了关注郑观应的思想、活动、业绩外,还重点研究了郑观应与近代中国,香山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对郑观应的研究成果集。
出品:中山日报社喜乐工作室 中山出版
统筹:廖薇
编导:梁绮娜 廖薇
Ai制作:郑星航 梁绮娜
视频后期:梁绮娜
封面设计:秦茂群
配音:侯锦文
推文文案:廖薇 刘碧瑶
手绘图:《问道富强救国路—图说郑观应的一生》(创作团队:秦茂群 解元杰 林子晴 廖薇)
素材提供:《观·盛世》音视频作品、中山出版“郑观应主题”图书
编辑 梁绮娜 二审 廖薇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