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影蝉声
中山市小榄丰华学校 六(2)班 枫华
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爬过青砖墙时,蝉声总是格外稠密。这些被岁月腌渍过的声浪,在七月溽热里发酵,将记忆的瓦罐掀开一道细缝。
旧时街角的茶馆原是个方舟,载着各色面孔在时光里浮沉。木门推开,便抖落一蓬黄铜铃铛的清响,柜台上摆着积年的铜钱匣子,油光水滑的边角被无数指腹摩挲出琥珀色包浆。跑堂的老孙头永远绾着半旧的白毛巾,在八仙桌间游走如鱼,青瓷茶碗碰出叮当脆响时,檐角铁马正与穿堂风絮语。那些茶客的皱纹里都藏着半部县志,啜着茉莉香片就能抖落前朝的烟尘,连茶垢斑驳的盖碗底,都凝着光绪年间的月光。
后巷的煤油灯总在暮色初合时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里浮着细小的蛾子。穿灰布衫的说书人敲响梨花板,惊起檐下栖着的家燕,翅膀剪碎的夜色落在孩童仰起的脸上。卖麦芽糖的跛脚张摇着铜铃经过,青石板路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像截断的墨迹。这些零碎的声响与光影,在记忆里织成细密的茧,裹着那年夏夜母亲蒲扇摇出的薄荷香。
老茶馆拆毁那日,我立在碎砖堆里拾到半片青花瓷。裂纹里渗着陈年茶渍,恍若往事的脉络。穿蓝布工装的青年开着轧路机碾过曾经的青石板路,履带下迸溅的碎石,多像当年说书人撒落的惊堂木碎屑。新起的玻璃幕墙倒映着霓虹,将老槐树的影子割裂成几何图形,蝉声被空调外机轰鸣绞碎,散落在柏油路面蒸腾的热浪里。
前日偶遇老孙头的孙子,捧着奶茶刷短视频的年轻人已不识铜钱匣为何物。他耳垂上的蓝牙耳机闪着幽蓝的光,像极了当年煤油灯芯将熄未熄时跃动的火苗。我忽然想起某个梅雨时节,潮湿的茶香裹着评弹的吴侬软语,在雕花窗棂间氤氲成雾,而此刻手心的瓷片正渗出沁凉的秋意。
蝉声骤歇的刹那,槐叶的影子爬过新砌的仿古砖墙,砖缝里水泥的苍白刺目如未愈合的伤疤。远处工地的打桩声沉沉压来,恍若岁月在叩门。
指导老师:董林平
编辑点评
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老茶馆的兴衰变迁,将时光流转与文化消逝的怅惘融入市井图景,极具文学感染力。
见习编辑 方馨娉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