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汲取近期较大火灾事故教训,南区街道聚焦消防安全治理痛点,将无物业小区的消防隐患整治列为民生工程重中之重,针对缺乏物业管理的小区推出“灭火装备补给”计划,用实打实的“硬装备”织密民生“软服务”安全网。
排查先行
锁定10个小区193处“安全哨位”
在为期1个月的专项排查中,南区街道对辖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重点梳理出消防设施缺失、消防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等突出问题。其中,“楼道灭火器配备不足”被列为最迫切的整改需求。按照“精准配置、应配尽配”原则,最终确定10个首批整治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消防装备补短板”专项行动。依据灭火器配备标准,南区街道为该批小区的35栋多层建筑逐层布点,配备193支4公斤灭火器,让每一层楼道都有“安全哨位”。

三重保障托底
让灭火器“配得上更用得好”
这193支灭火器不仅是消防器材,更是给居民的193份安心承诺。为避免“一配了之”,此次行动特别配套“三重保障”:
一是“安装即培训”。南区街道专职消防队联合社区同步开展“灭火器使用教学进小区”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确保每个无物业小区都能培养出一批“消防明白人”。

二是“动态监测”。社区网格员每周巡查器材状态,确保灭火器始终处于“备战状态”。

三是“长效运维”。南区街道将探索“政府补贴+居民自筹”模式,通过安排专项经费与推行“楼长制”“志愿服务”等居民参与的机制,从制度层面破解公共设施“重配备轻管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