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忆香山征文(校园组)| 美味的栾樨饼——记香山传统食品
栏目:推荐 来源: 古镇镇南小学 五年级 区家颐 发布:2022-12-14

香山传统美食,您知道有多少种?栾樨饼、田艾包、金吒、角仔、脆巴巴、三棯包……想想都要馋得吞口水啦!

我来介绍其中一种——栾樨饼。别看它名字有些复杂,它可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特色小吃,也是农历四月初八“佛诞”的传统食品,以出现在中山最为普遍。栾樨是菊科灌木,生长在海边潮水到达的地方。它的花呈粉红色,由多朵细小的管状花组成,果有棱,具白色冠毛,干后稍带褐色,全草有异味。但它的叶可制栾樨饼,能够暖胃去积,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现在病毒种类不断增多,我们可以多吃栾樨饼预防哦! 

关于栾樨饼的传说故事,你一定也想知道吧!传说在200多年前“浴佛节”那天,一个和尚来到香山县龙塘树坑的小河边洗澡,一条大蟒蛇闯了出来,和尚把蟒蛇斩成几截。这时被醉酒老渔翁抓起蛇头,又搬来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竟使那条蟒蛇死而复生变成了一条龙,腾空而去。余下的几截蛇身在河边变成了几棵小树,也就是栾樨树。有一年夏天,当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有户穷苦人家,没钱看病,闻到栾樨树叶发出阵阵清香,便摘了一把回家捣碎冲水喝,不久病就好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采摘栾樨叶,冲水喝,做饼吃,后来每年农历四月八,人们就做栾樨饼来贡神,祈求去百病保健康。

每逢农历四月初一,采摘的栾樨叶最为香甜。期间将洗净的栾樨叶晾干,连同米打成粉。到了初八当天,我们就会开始做栾樨饼,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只见外婆将冰糖片加热,冰糖片一边在锅里冒泡泡一边融化,煮到全化为糖浆后放凉,加入栾樨粉一起用双手搓,这功夫可费手劲,我搓了一会双手就开始抖动,脸都红了,姐姐则在一旁喊着:“我手搓得好酸啊!”我伸了下腰,瞥见身旁的外婆已满头大汗,双手都搓红了,但她还使劲地在搓粉团,直到粉团足够弹韧不粘手。这时我和姐姐端来提前准备好的模具,上面印着“福”、“禄”、“寿”,还有我最喜欢的“小鱼”模具。先抹上一点油,再把粉团放进模具,如果技术不到家,脱模时粉团会断成两截,或完全不成形。我和姐姐将毁了的粉团,直接搓成各种几何图形,最后蒸笼上出现了一半的“福、禄、寿”,一半数学元素,外婆笑着说:“社会进步啦,连栾樨饼也越来越多花样了!”我和姐姐也笑得合不拢嘴。15分钟过去,香喷喷栾樨饼出锅了,我和姐姐争先恐后,一手一个,迫不及待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嘴里烫烫的,心里却是暖暖的,真是满满幸福的滋味。

啊!这是一道多么令人难忘的小吃,简直是我童年舌尖上的美食。它的清香、可口使我回味无穷,更让我怀念与外婆一起做饼的画面,是多么温馨与快乐!

 (作者:古镇镇南小学  五年级 区家颐  指导老师:钟捷斌) 


下载中山+ 关注“品忆香山”主题征文活动最新进展


编辑 黄汉英  二审 谢琼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