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法治护航·快乐成长”2024中山市普法宣传进校园公益讲座在东区艳阳学校会议室拉开帷幕,活动特别邀请广东金桥百信(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杜汉,以“与法同行,守护少年的你”为主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现场互动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吸引该校初二年级部分师生代表参与。

讲座现场,杜汉以一则轻松的小调查作为开场:“同学们,你们平时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都是怎么花的呢?”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消费经历。紧接着,杜汉引出一个真实案例。案例中,一位名叫轩轩的学生在某游戏交流QQ群中看到一则借用微信号的广告,声称只需借用2小时,便能获得200元的酬谢。然而,当轩轩将微信号借出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再登录,也无法发送信息,更糟糕的是,他的朋友们还收到了来自他微信账号的“投资”诈骗信息。

杜汉指出:出借或买卖微信账号的行为涉嫌犯罪。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他列举了五种常见的具有法律风险的行为,如扫码拆红包、出售小马宝莉卡牌等。他提醒同学们,对于超出日常学习生活范围的消费,务必征得父母的同意;作为初中生,学习才是主业,而非赚钱,如果真的有所谓“轻松赚钱”的机会,为什么别人不赚偏偏找你呢?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陷阱。如果被诱导消费,一定要及时与父母沟通,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杜汉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法律的庄严和不可侵犯性,更让他们明白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讲座结束后,主办方还特意向班级代表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启蒙书,希望学生们课余时间继续深入学习法律知识。

东区艳阳学校德育负责人表示,讲座中选取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意义。通过讲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得到提升,学会了如何在面对诱惑和侵害时做出正确选择。他希望学生们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己。

据了解,中山市普法宣传进校园公益讲座由中山市文明办、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指导,《香山少年报》、中山报业传媒主办,人保财险中山市分公司为特约单位。今年6月以来,活动先后走进五桂山桂南学校、三角镇沙栏初级中学,邀请法官、律师等进校园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旨在进一步加固校园安全防线,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刘嘉濠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