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把我从‘深渊’里拉出来,让我还能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在走出中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市强戒所”)戒治区大门前,解戒人员方某(化名)紧握着帮教民警的手,话语里满是感激。
近年来,市强戒所紧密结合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坚持教育矫正有力、延伸帮扶有痕、禁毒宣传有声,帮助戒毒人员“身体戒毒”和“心理脱毒”,努力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不再回来”。
教育矫正有力
让麻木的心在铁窗内苏醒
“入所那么久,没想到我还能抱一下女儿……”40余岁的张某(化名)怀抱女儿时,眼眶湿润了。
自从染上毒瘾,张某的朋友、亲人都渐行渐远,直至被送到高墙之内接受强制戒毒,他才如梦初醒。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隔离戒毒,家人逐渐对张某恢复信心。
6月12日,在市强戒所开展的父亲节亲情帮教活动中,张某的妻子带着张某父母和刚学会走路的女儿来探望他。“我们相信,他会回归的。”他的妻子感慨,以前丈夫不务正业、在社会上混日子,经过一段戒治后,精神面貌有了质的改善。

教育矫正,攻心为上。据了解,市强戒所坚持以政治教育为统领、文化教育为基础、道德教育为核心、心理教育为重点,规范开展戒毒人员常规教学,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亲情帮教等主题宣传活动,助力戒毒人员身心蜕变。今年以来,该所已开展课堂教育55课时、辅助教育4场、社会帮教活动3场。
戒毒人员易产生焦虑、沮丧、痛苦等负性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市强戒所严格落实心理防护措施,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摸查,切实摸准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底数,共开展心理测评61人次、个体心理咨询11人次、团体辅导18课时84人次。
延伸帮扶有痕
打通戒毒人员回归之路
50亩农地、12万棵神湾菠萝、4000只中山麻鸭……这些都是阿明解戒出所后7年间的收获,也是戒毒民警延伸帮扶的成果。

解戒人员离开戒毒所,并不是戒毒之路的终点,而是人生之路新的起点。他们的重生,得益于中山探索建立的“以契约管理为基础、自主互促为主导、延伸帮扶为补充”新型戒毒康复管理机制。
2024年以来,市强戒所与全市各镇街合作开展出所人员后续照管,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社会化延伸工作,规范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和延伸帮戒服务:
一方面,制定解戒人员跟踪调查实施方案,与镇街部门定期走访戒毒人员困难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干预、康复治疗、技能培训等工作,全面准确掌握信息数据,巩固教育戒治质量;

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与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合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农业科技与延伸帮扶工作有机融合,并对2名从事农业工作的解戒人员开展技术、育苗、生产物资帮扶。
禁毒宣传有声
让“拒毒”号角入人心
“‘彩虹烟’大多是人工合成大麻素,对人体危害很大……”6月7日,市强戒所五大队教导员卢志辉通过网络直播形式,结合相关案例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开展“远离毒品归正途”线上禁毒常识主题教育活动。

在中山,不同形式的“戒毒宣传故事”正以新的方式讲述。秉承“依托场所、服务社会”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理念,市强戒所充分发挥中山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作用,积极拓展与市政务平台、市教体局、团市委以及各社工团体合作共建,不断延伸宣传触角,在全市各学校、社区、娱乐场所和企业等开展禁毒宣讲活动。

线上通过录制宣讲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禁毒预防宣传教育覆盖面;线下通过禁毒宣传“六进”,不断提高禁毒宣讲质效。今年以来,市强戒所共组织开展89场禁毒宣讲和16场国旗下讲话活动,为近5万人次提供禁毒宣讲服务,让“拒毒”的号角之声深入人心。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隋胜伟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