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劳模工匠去创新 | 邓飞忠:“传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更多优秀成果转化落地!
栏目:推荐 来源: 中山工会 发布:2023-12-14

 

开栏语 

  近年来,市总工会通过命名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全市劳模工匠带领职工开展创新项目170个,带动项目投资逾1.22亿元、年度产值超316亿元、年度降本降耗近26亿元,直接带动有关企业年度新增利润约55亿元。

 

  “中山市首届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示暨职工创新交流大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劳模工匠创新创业服务永不止步。中山市总工会将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线,持续完善劳模工匠的选树培养,全力搭建劳模工匠和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平台,让劳模工匠精神有传承、成长有平台、创新有土壤、转化有链路。2023年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已在大会上授牌,每一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都有令人惊艳的技术创新成果。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作室看看吧!

邓飞忠,广东廉江人,2003年毕业后成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校招生中的一员。他在华帝工作至今已有20年,与华帝燃气热水器见证着彼此的成长。

 

 

如今的邓飞忠是华帝股份有限公司热水器研发部资深经理,专注家用燃气热水器产品研发及技术改进领域,带领团队完成管腔浸没式冷凝换热技术、零冷水技术、负压式燃气热水器超静音燃烧技术、全不锈钢高抗腐蚀热交换技术、温控舱技术、瀑布浴零冷水技术等多个重点技术研发项目,推动构建完善的产品技术平台及产品线。

 

 

培养年轻人也是邓飞忠的一项重要工作。邓飞忠在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这片历来重视毕业生培养的土壤上一步步成长起来,所以格外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他所带的团队稳定且充满正能量,工程师平均司龄5.2年,其中历届毕业生占比47%。邓飞忠说:“做产品一定要有延续性,华帝的核心技术应掌握在华帝培养的人手中。团队不稳定不利于形成标准,不利于技术沉淀。”相比“教会徒弟、饿死师父”,邓飞忠更喜欢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山市邓飞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2月,依托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CNAS认证燃气具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平台资源,专注于燃气热水器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领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技能传承的工作平台。工作室由中山市企业优秀高层次人才邓飞忠领办,设有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电控研发、工艺研发、试验测试和标准研究等职能,现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通过“传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先进技术传承;工作室通过攻克行业技术难题,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实现关键技术引领,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近两年工作室研发经费投入6800多万元,研发的技术及产品给公司创造效益约13.6亿元,共计获得3项国际权威大奖、37项行业级奖项,15项行业领先性能认证;获“国际先进”技术成果鉴定1项、中国家用电器年度创新成果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申报专利330项,获授权159项(发明49项),其中零冷水技术专利应用创造收益达 8亿元;发表专业技术论文22篇;参编团标11项;制定行业首部“中国热水器行业健康沐浴定制趋势白皮书”,并在全国家电工业信息平台发布;培养高级工程师2人。

 

 

2023年,邓飞忠所在的创新工作室被中山市总工会命名为“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在中山市首届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示暨职工创新交流大会中获授该荣誉牌匾。

 

 

下一步,工作室将继续以燃气热水器产品以及其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节能减排、健康舒适及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传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中山贡献更多有价值的技术,推动更多优秀成果转化落地。

 

 

编辑:邓淑芬

供稿:王一民

供图:连婉晴

一审:冯丽嫦

二审:黄   薇

三审:吴焕湘

内容来源:中山市总工会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