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拾独处
闲来拾捡整屋墙角随身携带的老旧木箱,吹掉尘烟,翻出十几年前珍藏的杂志。我从中翻阅一则小文,那时当年写给自己的抚慰——
我喜欢独处。喜欢一个儿去逛街或者散散步, 数着轻缓的脚步,感受“天宽地阔任我行”的无拘无束,体味“白云红叶两悠悠”的自得!摒开一切,好像是给心情放了一个难得假期。即便这时心中有再多的忧愁烦恼,在如此辽阔、闲鹤般的天地间,也显得微不足道了。一切纷纷扰扰,随清风散去,化作-片空阔澄明。
▲独处是一种修行(配图/ 晓东 摄)
我喜欢独处。尤其爱在“月上柳梢头”的夜晚独坐一隅,捧一杯清茶 ,找出尘封的诗词,静吟“不知心里事/水花吹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终日无心常自闲”的句子。这样的韵味淡远而悠长,这样的时刻心情出奇的空灵,有一种超脱感。有时只是这样静静倚窗而坐,什么也不刻意去想,倾听着来自窗外的种种声响:是轻盈的风或是如泣如歌的雨滴又或......其实又何必去执著深究呢?
倘若这时从哪儿传来一曲缠绵而熟悉的老歌,不知不觉中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旧时画面一幕幕浮现,所有“欲说还休”的感慨一下子找到主题似的,载着旅途的飘零失意,涌来满怀的情感澎湃,教人情不自禁想滴落几滴感怀身世的泪珠来。夜色收藏的一切, 像是某个人, 某段沿途的故事情节,在翻开残破的记事本上,翩然如同黑丝的蝴蝶。那一刻,方惊觉生活有如此丰满的过程。
喜欢独处,不是想要逃避什么,也不是孤芳自赏,在铺盖满天的鲜花谎言浮躁面前,它让我感受着平淡,体味自我与实在;甚至在一些鄙视中,是一种自我的审视、思考及修正,是对远行的人生做一次庄重的洗礼;是在现实睡了而梦想醒着的夹缝中,捕捉一个浅笑盈盈的样子,替游走他乡的日子赶路。
“一个人走在十字路口/频频回首/找不到最初的感动/风雨中/有自己为自己祝福!”我每每读到这首自己的小诗时,心里会涌动阵阵波澜。
这是一份写给自己的简单愿望,让我足以在任何时候攒着向日葵的种子,一遍遍验算快乐并不比忧伤遥远。
此时,看街灯站岗,我一人站在窄小的阳台上,听到风在树叶子间细细地响着,内心的声音,覆盖了这个都市繁华的夜,漾起一丝如此安适满足的逃离,而皆因:今夜,我独处。
掩卷之时,我情不自禁莞尔一笑,却又怅然若失了。
十几年前,我就明白的道理,活着就是一个人的修行。只不过人到中年时,走着走着,却将这份独处,变成不得不面对的艰涩和了无生趣的现实。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总害怕自己一觉就将这微轻的人生睡将过去了。细一思索吧,一睡了之倒也无所谓恐慌可惜,只是不情愿欠留落这样那样的一笔笔人情账单。教这人世间我在乎的那些人掉泪心伤,成为纠缠不止的新债。好吧,趁着还在清醒的人生,再努努力做好各种准备,不至于走得过于仓皇。首先尽量地微笑,就算是拼凑起来的、零散的幸福片断,那又如何,活着,是人生有意义的一个体验过程。
也曾经以为坦荡是一种美德,此后却发现,看破不说破保持善意暖言更是时间赋予的智慧。许许多多在点滴习惯中产生的依恋,最终被一点点瓦解。当更多现实情景难以言说时,便学会了自我安慰、和解、重塑,完成一次次得舍修行。
现在,我越来越在意倾听,道途老话古语。恍然大悟或笑中带泪,为了与自己早日握手,也为了倒空一切心酸委屈,重新拥抱未来。 反复一遍遍修行,也像在停停走走的时光中记录一下代表不同年岁的词句,看似无厘头中,有多少认知、无知与向往。我们只不过沧海一粟,只需活在当下,享受这一刻的喜悦、满足、平静以及祥和。
今夜,或浅辄言欢,或纸笔畅谈,或对镜相视回顾半生,如此这般倒也学会了时时告诫自已: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如果暂时改变不了现状,先试着改变自己脸上的笑容,利已健康,与人无害,带来一丝云淡风轻的简单充实。
出走半生,归来愿余生心境保持伊始:一个人的孤独, 不是孤独。今夜,你来了,便是最好的礼物。趁一切还来得急,去选择做自己喜欢的自在的问心无愧的样子,可矣。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