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研究成果获国际认可:中医药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风险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林燕英 实习生 幸永沛 通讯员 黄琳 伍家鸣 发布:2025-08-19

近日,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方灿途及医生伍家鸣团队完成的一项严格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Phytomedicine》(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上。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并延长无疾病生存期,为结直肠癌术后长期管理提供了安全、可行且有循证依据的中医药方案。

《Phytomedicine》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Elsevier出版,是天然药物与植物医学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之一,长期位列该学科全球前列。该刊对论文的原创性、创新性以及循证证据的科学规范要求极高,尤其关注天然药物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价值。

全球性难题下的中医药探索

结直肠癌是全球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居第2位,死亡率居第4位。结直肠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复发或转移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尤其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手术切除达到无瘤状态(NED)的患者,如何延缓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一直是国际肿瘤学界的关注焦点。

市中医院肿瘤科医生检查患者病情。受访者 供图

市中医院肿瘤科自2021年启动该项研究,以验证中医药防治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揭示:中医药可能通过抗炎及调节乳酸代谢途径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表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长期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高质量循证依据,展现了市中医院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实力与学术影响力,标志着市中医院在中医药防治肿瘤领域的理念与方法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研究论文作者、肿瘤科主任方灿途教授表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是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不仅验证了中医药在延缓肿瘤进展中的疗效,也体现了科研与临床可以相互促进。

肿瘤科推出多种治疗手段

市中医院肿瘤科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及预防为一体肿瘤专科。目前开展了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热疗及肿瘤介入微创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和非药物疗法,减轻毒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该科室还开展肠癌MDT(多学科讨论),联合普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为患者量身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该学科带头人方灿途创新性地提出抗肿瘤中医快速康复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市中医院肿瘤科医生们在查房。受访者供图

此外,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市项目,方灿途名中医工作室也落户该科室,不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及中医药治疗,还积极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了区域内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从而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编辑 林燕英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