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阿姨因肘部肿物伴肿胀疼痛1月余,经多个医院诊治后一直未见好转,来到中山市中医院门诊就诊。
该院门诊挂号处分诊至皮肤科主任郑永平门诊,林阿姨看到郑主任后问:“郑主任,这会不会是‘癌症’啊?”
郑主任经过询问病史,查看外院检验报告,也犯疑了,林阿姨检验报告没有发现异常,但为什么会突发如此大肿块呢?于是为其脉诊,当林阿姨伸出右手时其手背隐约存在的几条长条形陈旧伤痕引起了郑主任的注意,“您这里怎么受伤的?”
经过更进一步的详细问诊,郑主任了解到,林阿姨是个爱猫人士,一周前,自家门口来了一只可怜的流浪猫,看着它风餐露宿、瘦骨嶙峋的样子,就为其投喂猫粮,几天后认为自己和它已经很熟悉了,就伸手去摸了它,结果不小心被抓伤了,林阿姨当时看到伤口不深,自行消毒包扎处理,伤口愈合后就没太在意。
郑主任随后帮林阿姨做了淋巴结触诊,触及腋下也有肿大的淋巴结(约1元硬币大小),并建议林阿姨完善了体表彩超。过一段时间,林阿姨拿到检查结果回来找郑主任,郑主任综合彩超结果、病史以及查体情况做出了判断:“林阿姨,您这极有可能是‘猫抓病’啊!”
“猫抓病?就是狂犬病吗?能治好吗?”林阿姨焦急的追问着。
郑主任随即向林阿姨进行科普,“猫抓病”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它不是狂犬病,大部分是猫抓伤或者咬伤引起,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猫抓病一般感染后三到五天出现炎症反应,如红斑、丘疹、水泡、结痂等; 1周到2周后消退,留有硬痂,并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这种病,不仅会造成皮肤损害,不及时处理,还可出现关节病、脑病,严重者会引起慢性脏器损害。
林阿姨提到两天前她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疲倦的情况,右肘部近期肿胀疼痛明显,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郑主任建议林阿姨住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林阿姨康复出院。
郑主任在此提醒爱猫人士,要定期为宠物猫驱虫,不要接触陌生或流浪猫,接触猫咪后要洗手;如果不小心被宠物咬、抓伤后,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碱性肥皂液清洗,或局部涂抹酒精,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如被咬伤后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流浪猫接触病菌多,接触后感染的概率 大,如果被抓伤,极有可能致病。如果不小心被猫抓伤,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