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德‖我一个人的肉夹馍(实力/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9-1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一个人的“肉夹馍”

因为晴姐的缘故,我常常会一个人来这家小店。

店面很小,只有十多张台子。每次来,都是闹哄哄的。店员操着浓重的陕西口音在广东话、广西话、河南话、四川话里忙碌地穿梭,小孩趁着妈妈点菜在店里本来就不大的空隙高兴地追逐,邻桌的两个年轻人大大的两碗面两瓶啤酒大摇大摆地摆在桌子上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一个不断地说,一个时不时点头回应一下。也有一家老小来的,老太太端着碗,用筷子一点一点挑着吃。这间店好像开了好多年了,但似乎服务员一点也没学会广东的服务,和谁说话都是大大咧咧吆五喝六似的,即使是道歉也是理直气壮似的“你要撒?对不起,额搞错咧”。

我喜欢这里的“肉夹馍”,准确地说是“菜夹馍”,白面饼子,烤得外焦里嫩,焦皮脆,可以一丝丝撕下来吃,里皮嫩,韧劲十足,夹上辣辣的酸辣土豆丝,一口下去,脆的、韧的,清爽的土豆丝,青的菜椒,混着香的辣油满满地塞进你的嘴来,真是好吃极了。这是实实在在的秦人味道,简单直接朴实,让你觉得嘴里有味,心里踏实。正如秦腔的味道。

秦腔我也喜欢,喜欢那种嘶吼,喜欢那种毫不做作面对着面都能想得死去活来的感觉。吼,也许是最合适秦人的性格表达。直白即简单,简单即单纯,单纯即团结。秦人尚土,尚黑色,尚军功,于是“六王毕,四海一”,一统天下。至今兵马俑的战阵里的军人还是目光如炬,杀气腾腾。

很庆幸,当年带着父亲和母亲,逛西安,换不同的历史酒店,游兵马俑,爬华山,吃肉夹馍,尝饺子宴,听秦腔。父亲高兴得不得了,回来拿着相片,一有机会就给他的同事们炫耀。等后来他检查出病情来,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他走了,我也没那么多遗憾。

说远了,其实来到一个店里,找个角落,慢慢扯着自己手里的“肉夹馍”,就着一口冰冻的“冰峰”,看着人来人往,看着这人间最真实的烟火味道,心里反而安静下来。偷得浮生半日闲,怕说得就是这种感觉吧。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