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河:演绎 “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转化新实践
栏目:推荐 来源: 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邹丹 发布:2025-09-08

9月7日,傍晚的岐江河畔,微风拂过澄澈的水面,两岸璀璨灯火与葱郁绿植倒映水中,市民沿滨水步道悠然漫步,沿岸的夜市一派繁华,“每到周末,外地的客流量都会增加很多。”兴中广场店COMMUNE幻师餐酒吧负责人周泽党说。作为中山的母亲河,岐江河如今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旅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鲜活载体,在系统性规划与开发中,持续释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魅力。

岐江河两岸风光秀丽。 记者 文波  摄

近年来,中山市将治水和美丽河湖保护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治理、科学施策,使河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态河、美丽河、经济河的建设,更是带动了滨水经济新业态的萌动发展 ,悠久的河湖正抖擞精神,重新焕发新时代的光彩,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生态提质:构建蓝绿交织的滨水生态廊道

岐江河的生态价值提升,是中山市践行生态优先理念的生动实践。自2021年起,中山以“系统治水”为核心,将岐江河生态保护与优化纳入城市发展重点,通过控源截污、景观升级、生态廊道建设等举措,持续巩固并提升水体质量与沿岸生态环境。

2023年底开放的岐江河域的中山人才公园,是滨水生态开发的典型样本。公园绿化覆盖率达92%,采用海绵城市理念铺设透水铺装,地面常年保持干爽,水天一色的景致间常有白鹭等水鸟栖息。“经过持续维护,这里水质稳定达标,‘百鸟翔集’已成为常态。”中山市东区街道农业林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斌介绍,公园不仅是生态空间,更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休闲胜地。

中山人才公园,是滨水生态开发的典型样本,公园绿化覆盖率达92%。 记者 文波 摄

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为岐江河生态基底筑牢防线。仅兴中广场段,便累计新建雨污管网120公里,完成11个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保障水体持续保持Ⅴ类标准。在此基础上,中山进一步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8.8公里碧道系统串联15处景观带,200亩沙咀湿地公园形成“水禽栖居”的自然栖息地,社会力量参与植绿9900平方米,让“岸绿景美、水清河畅”的生态愿景成为现实。

同位于岐江河流域的市政公园沙咀公园,总面积14.4公顷,处在岐江河与港口河交汇处,拥有水塘、淤泥质河滩等优质生态基底,公园内各类水域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我们正谋划美丽河湖建设项目,对其进行二次生态优化。”石岐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局局长黎晓阳表示,“岐江河的生态建设并非静态完成,而是通过动态维护与升级,不断增强生态韧性,让滨水生态持续惠及市民。”

沙咀公园,总面积14.4公顷,处在岐江河与港口河交汇处,拥有水塘、淤泥质河滩等优质生态基底,公园内各类水域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  记者 文波 摄

文旅焕新:激活历史记忆的滨水活力空间

依托优良的生态基底,岐江河的文旅价值在不断释放。作为承载“石岐晚渡”“岐江晚望”等历史文化记忆的河流,中山以“传统与现代共生”为思路,将岐江河打造成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活力的文旅目的地。

2024年6月,岐江道首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这条沿岐江河而建、全长15公里的“情侣路”,串联起兴中广场、龙舟文化公园、人才公园等核心景点,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城市新地标”。傍晚时分,江风伴着音乐路演的旋律,家庭、情侣漫步江畔,在现代景观中感受“岐江晚望”的独特意境。

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岐江河的活力持续延伸。今年重启的岐江西夜市,已成为中山文旅新亮点:石岐乳鸽、芦兜粽等非遗美食香气四溢,醉龙表演、非遗展演传递本土文化魅力,无人机表演、文创市集则注入时尚元素,形成“日间赏景、夜间享乐”的全时段体验。“改造后的店面能让顾客直接眺望江景,视野开阔了,顾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早班常态化运营,节假日客流量能达到一两千人。”COMMUNE幻师(兴中广场店)餐酒吧负责人周泽党,用经营数据印证了文旅开发的成效。

兴中广场的酒吧内,顾客可以远眺江景。  记者 文波 摄

龙舟文化IP的打造,让岐江河走向大湾区文旅舞台。连续举办的“石岐杯”龙舟赛,2024年吸引2300名选手参赛、超20万人次现场观赛、1300万次网络观看;2025年端午期间,艳龙巡游、龙舟沉浸式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吸引超30万人次参与,让“赛龙夺锦”成为大湾区特色文旅符号。

历史街区的活化同样为文旅添彩。修缮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让百货大楼、电信大楼等老建筑重焕生机,引入的“岐叔”文创店、香山剧场等新业态,将百年老街打造成“沉浸式城市剧场”。2024年国庆期间,步行街客流突破100万人次,跻身大湾区“双节”人气地标之列。

“依托‘百千万工程’,岐江道沿线增设步道与绿化带,市民通行更安全、赏景更舒心。”中山市石岐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廖晔表示,随着水质持续优化、文旅活动丰富,市民对滨水空间的认同感与参与度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文旅生态的良性发展。

产业升级:打造生态赋能的沿江产业高地

岐江河的开发不仅限于生态与文旅层面,更通过空间重构与业态升级,推动沿江区域从传统空间向“高端产业带”转型,实现“生态赋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改+连片开发”是产业空间升级的核心路径。石岐街道创新采用“连片开发+功能置换”策略,对沿江低效空间进行优化:15亩旧厂房改造为岐创数字文化产业园,吸引设计工作室、文创商店入驻;旧工业园升级为“科技感+工业风”的岐江数贸港,成为跨境电商集聚区,实现“零增地”产业升级。“通过土地整备,我们已盘活526亩产业用地,为大型项目落地提供空间支撑。”䍁子集团岐江数贸港招商运营总监方加琪介绍,目前沿江已引入中山欢乐海岸(大型文旅综合体)、山姆会员店(高端商贸)等项目,填补区域国际化消费场景空白。

产业升级的成效体现在数据与企业反馈中。以时尚智造生态产业园为例,引入智能制造企业后,预计亩均税收提升至约14.7万元;岐江数贸港开园即吸引17家前沿企业入驻,虬圣产业园聚集70家涵盖中医养生、影视文化、电商直播的企业,带动就业岗位显著增加。

旧工业园升级为“科技感+工业风”的岐江数贸港,成为跨境电商集聚区,实现“零增地”产业升级。  记者 文波 摄

“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配套完善,是我们选择落户的关键。”杭州来团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直播负责人张楚贤表示,作为抖音官方一级服务商,公司已服务1万家商家(包括聚满分、雅迪电动车等头部品牌),“沿江办公能俯瞰江景,员工工作状态更愉悦,周边咖啡厅、餐饮等配套齐全,也为业务拓展提供了便利。”

政府的“硬配套+软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优化岐江道沿线路网,串联核心商圈提升人流物流效率;山姆会员店(2025年Q3开业)、欢乐海岸乐园将打造“白天经济+夜间经济”全时段消费场景,为企业提供客源支撑;叠加深中通道、南中城际轨道的区位优势(1小时直达深圳前海)与石岐街道招商优惠政策,让沿江区域成为企业集聚的“价值洼地”。

站在新起点,岐江河的开发仍在深化。中山正以“产业高端化、开发柔性化、生态品牌化”为原则,持续探索生态保护、文旅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融合路径。未来,岐江河将继续以“美丽河、生态河、经济河”的定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既守护好“水清岸绿”的生态本底,又持续激活文旅与产业活力,让这条承载中山记忆与希望的母亲河,成为百千万工程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编辑   廖薇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台风预警降级,明天复课!
65042人浏览   2025-09-08
全市停课!中山台风预警再升级
27542人浏览   2025-09-07
91∶64!广东队再下一城
原创 17587人浏览   2025-09-06
今日白露:愿有人与你相依
原创 15116人浏览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