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浓,桂香漫巷,微凉的秋风里载着满含暖意的关怀。东区街道以“颐养东区”养老服务品牌为核心,依托“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网络,围绕中秋国庆双节与秋季养生需求,升级打造涵盖膳食、康复、学习、便民、节庆、健康、适老体验的多维康养服务体系。银龄学堂迎“开学季”,双节手工添趣味,秋季养生护健康,适老体验触手可及……这份九月专属康养清单,邀您共赴秋日暖心之约!
“香山长者饭堂”助餐服务
“香山长者饭堂”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结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用餐需求制定科学营养食谱,户籍老人套餐价格低至6元起。

助餐对象: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供餐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上午11:00-12:00
报餐方式:提前1天致电中心,或到中心前台、服务群报餐。
免费集中康复理疗服务
服务内容:每周二、四上午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定期在社区为长者提供康复咨询、康复指导、康复训练等服务。(备注:康复师目前在远洋、花苑、夏洋、起湾、桥岗、东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集中康复理疗服务)
服务流程:康复师为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拟定合适的康复计划,运用专业手法和仪器开展康复理疗服务。


银龄学堂·九月开学季
九月,“银龄学堂”课程体系丰富多元,精准匹配长者日常需求与学习兴趣。智能手机操作实务课程注重实用性,教授长者运用AI工具编辑日常风景照、生活记录图,以及将图片发布到社交平台的操作技巧,帮助长者轻松玩转数字生活;粤语方言课堂聚焦日常交流场景方言教学,助力长者打破语言隔阂,更好融入社区;《多宝塔碑》书法课推进第二阶段教学,专攻偏旁部首训练,在夯实楷书基础的同时,搭配静心练字环节,让长者在笔墨间感受楷书魅力,舒缓日常情绪;长者缝纫技能培训以提升自我照顾能力为目标,帮助长者掌握生活必备技能。此外,中心特别增设预防“两热”专题,采用“专题科普讲座+创意手工活动”的寓教于乐形式,详细讲解“两热”预防知识与应对方法,助力长者全面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实操能力,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品牌服务项目
为精准响应长者日常需求,中心在远洋、桥岗社区常态化开展“老友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特色项目。以“家门口的便民站”为定位,设置老花镜专业清洗、衣物缝补(缝缝乐)、智能手机应用答疑等便捷、贴心的日常生活辅助服务摊位,涵盖镜片超声波清洁、衣物改边修复、手机软件使用教学等内容,既解决视力辅助工具维护、基础缝补等生活琐事,又助力跨越数字鸿沟。通过固定服务点与流动服务结合,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长者尽享触手可及的贴心服务。


巧手迎“双节”·秋日手作忆浓情
本月,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紧扣“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主题,精心策划“月满华诞”系列创意手工活动。活动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与秋日氛围融合,中秋灯笼DIY环节选用印有桂花、秋菊纹样的材料,让长者在穿线扎架间感受中秋意蕴;国庆主题竹编画则融入枫叶、稻穗等秋日元素,搭配红金配色凸显家国情怀。活动特别邀请志愿者全程陪伴指导,协助长者完成创作,既解决手工操作难题,又增添互动暖意。长者在动手过程中重温传统节日习俗,体会家国团圆的美好,成品可带回家装饰,让双节记忆以温馨摆件的形式常伴左右。


秋季眼健康守护行动
九月秋意渐浓,气候干燥易致长者眼部干涩、疲劳。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联合爱尔眼科开展专属眼部健康科普活动,详解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老年高发眼病的致病原因与预防要点,同步提供秋季热敷护眼、润燥饮食搭配等实用建议。现场设便民检查区,免费为长者检测视力、评估眼部干涩情况,还发放眼保健手册,助力长者提升眼健康认知与自我保健能力,守护秋日清晰视野。


适老化样板间开放日
5月,中山市民政局携手东区街道建成全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为让辖区长者沉浸式体验适老化居家环境,9月17日,中心特设“智慧养老进万家,安全宜居触手可及”主题活动,同步开放老年人能力评估站与适老化样板间。样板间参照真实居家场景,涵盖客厅、餐厅、卫生间、卧室4大区域;评估人员借助场景内设施,对长者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能力及社会参与度等进行专业评估。服务站还配备智能安防、健康监测、适老辅具等设备,通过场景化体验,让长者及家属直观感受科技适老化改造带来的舒适与便利。




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编辑:黄尧婕、神韵
责编:黄梓珊
执行总编辑:陈丽芳
总编辑:佘航
素材来源:东区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