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过度运动或许暗藏隐忧,这些征兆不可忽视
栏目:推荐 来源: 科普中山 发布:2025-08-20

在暑期,许多人会满怀期待地踏上“健身蜕变”的旅程。然而,一场看似充满激情的运动,却可能悄然打破他们对力量与健康的憧憬——当身体被推至极限时,一种名为“横纹肌溶解”的潜在风险可能随之而来,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因横纹肌细胞受损或破裂,导致其内部物质(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钾离子等)涌入血液的现象。这一过程如同平静的仓库突然崩裂,内里珍藏的物品四散而出,扰乱了原本有序的环境。不仅会引发肌肉疼痛与乏力,还可能堵塞肾脏的“净化通道”(肾小管),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image.png

人体的肌肉分类。图片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横纹肌溶解最初多见于战场或地震废墟中,巨大的外力压迫成为主要导火索。然而如今,在城市的急诊室里,更多的患者却是因“过度训练”而倒下的运动新手。这些人长期伏案工作、备考学习,运动量匮乏,肌肉储备与耐受力较低。一旦猛然投身高强度训练,如深蹲百余次、极限波比跳等,便如同向脆弱的堤坝投下巨石,极易引发不堪承受的后果。

运动后若出现以下迹象,应引起足够警觉:

肌肉剧痛:不同于普通的酸胀感,而是伴随肿胀与僵硬,轻微触碰甚至不碰也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

极度乏力:仿佛全身力量被抽离,连简单的动作也变得沉重无比;

尿液变色:如浓茶般的深色尿液,是身体通过肾脏传递出的警示信号,不容忽视。

image.png

深色尿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典型症状。图片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急救与防范:在渐进中守护健康的平衡

若察觉上述异常,可尝试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应对:

暂停运动:即刻停止当前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补充水分:大量饮水以稀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促进排泄;

寻求医疗帮助:尽快前往急诊室检查肌酸激酶、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防止病情恶化。

 

image.png

图片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预防之道在于“循序渐进”:

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开高温潮湿环境下的剧烈训练;

训练中注意补水与电解质平衡;

感到不适时切勿勉强,及时休息调整;

长期缺乏锻炼者建议寻求专业指导,逐步提升训练强度。

运动的本质在于追求健康,而非挑战生命的底线。唯有以科学为指引,方能让“蜕变计划”平稳落地,避免从健身房径直走向急诊室的遗憾结局。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9F6Ixqpp_uxSjFiVJTQVYg

https://mp.weixin.qq.com/s/C3bh466hkfY_8ZuDeyHXWQ

https://mp.weixin.qq.com/s/xJARqtjGn9LjmCxCLrA5cQ

https://mp.weixin.qq.com/s/a1S1CMMdUytkB_Sry3Xl1Q


本文来源:蝌蚪五线谱
科普中山编辑部
版面:古璇
一审:薛昀宴 李琼 黄嘉玮
二审:高峥
三审:胡子冠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台风预警降级,明天复课!
73685人浏览   2025-09-08
全市停课!中山台风预警再升级
28432人浏览   2025-09-07
9月7日至8日,中山港部分航班停航
14900人浏览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