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影灯照不到的诊室角落,在深夜依然闪烁的监护仪前,在疫情突袭的社区巷道里……有这样一群白衣卫士,以不同的岗位职责,践行着“守护生命健康”的医者初心。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小编用镜头带您走进这些“健康守门人”的日常瞬间。
上午10点,小榄人民医院减重中心的专家团队刚结束一台减重手术,便匆匆赶往肥胖与代谢病防治中心门诊。诊室里,术后4年的患者正等待复查,“指标控制得很好,要继续保持。”赵医生仔细查看患者的检查记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医院走廊上,减重患者签名墙、减肥前后对比照是医患共同战斗的荣耀勋章,“很多人以为肥胖只是体型问题,其实它会引发很多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甚至猝死等等。”减重中心负责人介绍道,小榄人民医院已建立饮食指导、手术减重等全流程管理体系,帮助体重严重超标且合并代谢疾病的人群改善健康状态,重拾生活的信心。

东升医院介入室内,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的“指引”下,为患者精准疏通血管堵塞、封堵出血点。40分钟的手术里,近30斤重的铅衣压在他们肩上,里层的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感受不到医生的操作,家属看不见救治的场景,甚至鲜有人知道医生暴露在辐射中作业,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努力,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这就是医生的责任,在最关键的‘看不见’处,为生命筑起最坚实的防线,让患者重获‘看得见’的生命希望。”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身体感觉怎么样?手臂上的治疗标记褪去了吗?”在陈星海医院病房里,放疗科负责人仔细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讲解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多年行医路上,他们不仅用精湛的医术为肿瘤患者撑起生命绿洲,更用无微不至的关怀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肿瘤医生的战场不仅在手术台,更在患者每个绝望的瞬间。”他们深知,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于肿瘤患者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要敏锐捕抓到患者心理的变化,适时安慰舒缓患者情绪,用专业和陪伴帮患者渡过难关。

医师节的光荣不仅属于临床医生,同样属于奋战在公共卫生一线的公卫医师。面对来势汹汹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小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控团队昼夜奋战,为小榄人民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白天,他们走街串巷,到疫点及周边指导防控工作,切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途径;晚上,他们汇总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分析和制定应对措施。小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应急管理队负责人表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虽然我们不像临床医生那样直面患者,但面对疫情,小榄疾控团队每个人都坚守岗位,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小榄发布编辑部
采访:陈婷 许展图 梁珈瑜
编辑:钟宝田
责编:黄文 刘杰良
执行总编辑:蔡焯浩 胡涛
总编辑:林文涛
终审:梁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