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当岐江潮涌激荡山海,当工匠精神浸润沃土,神湾镇三位劳动者与一支创新团队以奋斗为笔,在2025年中山高质量发展答卷上刻下闪亮印记。8月14日,中山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揭晓名单,这些扎根神湾的追梦人,正以“硬核实力”重塑小镇传奇。
田野里的“破局者”
叶文杰,从大学生到“菠萝非遗传承人”,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创立全市首个菠萝非遗文化园,年引流破万人,让“神湾菠萝”从田头走向云端;带动30余家果场升级,打造省级示范社集群,书写农文旅融合新范本。
生态圈的“点灯人”
毫米级的“绿手指”
梁细青,花木嫁接界的“技术魔术师”:独创“三维定位嫁接法”,98%成活率斩获市级金奖;突破异质苗木亲和难题,抗逆性提升50%,为湾区绿美建设注入精工匠心。还有个省级银奖2022年,在广东省花木工匠技能竞赛“移花接木”项目中,梁细青再次突破技术极限,创新运用“层叠嵌合嫁接术”,将不同木质部特性的苗木进行复合嫁接。在操作过程中,凭借肉眼对植物纤维走向的敏锐判断,配合手部稳定度达0.01毫米的精细操作,他成功解决了异质苗木亲和性难题,使嫁接植株的抗逆性显著增强,最终以极具开创性的技术方案和出色的作品质量,摘得银奖。
智造场的“革新军”
彩乐研发中心65人铁军,以数字革命重塑制造:自动化产线提升产能150%,精品盒效率飙升5倍;斩获31项专利,智能音乐盒获市级创新一等奖,让“神湾智造”闪耀全国。
今日起,本栏将推出“奋斗者说”系列报道,带您走进:
看
“菠萝书记”如何用非遗撬动千亩田园经济;
探
“禾虫博士”怎样解码生态共富方程式;
悟
“毫米大师”如何以0.01毫米精度定义产业未来;
闯
“智造铁军”怎样用数字魔方改写制造规则。
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筑神湾“百千万工程”的基石,每一次突破都在为绿美中山增添注脚。让我们以笔为犁,深耕这片奋斗的热土,致敬平凡中的非凡星辰!
在神湾镇的田间地头,有这样一位劳模,他扎根乡土沃野,左手工程师的严谨,右手农业的热爱,带领村民把小小菠萝“玩”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他就是中山市第十一届劳动模范——叶文杰,现任神湾镇神溪村第六党支部书记、神湾镇大石头盘菠萝专业合作社社长。



拥有工程师“硬核”背景的叶文杰,毅然返乡,一头扎进神湾菠萝的种植天地。他虽非“科班”农人,却凭着一股子钻劲儿,深入田间摸爬滚打,积极引进滴灌喷灌、绿色防控、有机种植等“黑科技”。品种改良、品质升级,在他手中,传统的神湾菠萝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强劲竞争力。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叶文杰深知“火车头”的力量。他巧妙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群众一起学政策、钻技术,把党支部打造成推动菠萝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齐上阵,带动村民们齐刷刷提升种植水平,扩大种植规模,口袋也跟着鼓起来。



不满足于传统种植,叶文杰眼光独到,敏锐捕捉产业升级新风口。他大胆探索,创立了“神湾菠萝非遗文化园”,让菠萝种植华丽转身,与深加工、文化研学、乡村旅游来个“亲密融合”。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尝到新鲜菠萝和它的“百变”产品,更能沉浸式体验采摘的乐趣,亲手触摸非遗技艺的魅力。文化园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成了中山乡村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成功开辟了“菠萝+”的全产业链新玩法!



叶文杰牵头成立了大石头盘菠萝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农户”抱团模式,为社员提供技术、农资、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成本降下来,市场竞争力蹭蹭涨!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致富经”,帮助周边果场升级换代,带动更多村民加入“菠萝大家庭”。合作社一路高歌猛进,先后获评省级示范社、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市非遗传承基地,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强力“火车头”。

神湾发布编辑部
复审:崔建灵
终审:丘淑琴
来源:神湾镇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