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热线・记者追踪”栏目依托中山+“直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中山日报88881111报料电话等渠道,深入调研、精准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欢迎通过中山+ 提供线索,也可拨打 88881111、18899811223报料,让我们现场见。
7月18日,中山+“直通 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接到市民反映:民众街道裕安村老家围507米处南中高速桥底路面毁坏严重,且愈发糟糕,凹凸不平。下雨天时,该路段严重影响出行,汽车经过时轮胎容易打滑,摩托车经过时容易摔倒。尽管每天有大量大货车路过,却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维护,导致路面一次又一次被压烂。该投诉还附有图片和导航截图。市民希望媒体能现场调查曝光,监督相关部门对道路进行维修,尽快还路于民。情况究竟如何?7月22日下午,记者赶赴现场走访。
现场:道路泥泞,群众出行难上加难
结合投诉图片和导航,记者辗转民众街道多处后核实,该投诉路段实为群安村锦群路七顷段,地处老家围附近的深岑高速桥下空间,并非投诉中所提“裕安村老家围507米处南中高速桥底”。
记者驾车从群安村锦群路驶过,整条路段较为平整开阔、路况良好;但车辆行至下七顷段,水泥路面出现严重龟裂,部分龟裂纹有近两米长,甚至伴有较大的坑洞。车辆减速至每小时15公里缓慢通过,仍有剧烈颠簸感。

连日的台风暴雨留给群安村锦群路七顷段大大小小的水洼。群众行经此路段都小心翼翼,不时有汽车疾行通过,溅起半米高的水花。在一处低洼积水处,由于看不出深浅,汽车和摩托车纷纷绕行,不敢通过。环顾四周环境,该路段不仅处于深岑高速桥底交会处,光照不足、地势低洼,使得积水难以干涸;同时,它还处于“Y”字路口,两旁基本是花木场,车流密集,每隔几分钟,就有泥头车、大货车呼啸而过。

骑摩托车经过锦群路的何伯告诉记者,这段路破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尤其是下雨天,非常难通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附近居民黄先生出入都要经过锦群路七顷段,他认为虽然锦群路会有密集的泥头车、货车经过,但该路段的地基本身也不太平整,这可能容易导致路面出现破损、坑洼、下沉等问题。如果遇到深坑,汽车不敢随意驶过,底盘低的车辆还怕刮坏底盘。
回应:原因已查明,会尽快补修
群安村位于民众街道东南部,地势低洼,锦群路(环镇公路)贯通全村,是村民出入的主干道。如此坑洼、泥泞的道路,已经影响到了村民的生活。针对锦群路七顷段坑洼不平、破碎泥泞影响市民出行的问题,记者随即采访了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该局副局长祁浩洋告诉记者,七顷段路面现在的情况是最近一两周遭到重型车辆碾压所致;经过核查,因为东部外环C段正在施工,部分载重车从南中高速桥底的施工便道运送建筑材料到C标段,导致路面破损愈加严重。

祁浩洋表示,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也接到了群众的投诉,已经与东部外环C段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并敦促项目施工方尽快进场修复受损路段。东部外环C段承建方也做出了回复,会尽快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制定相关修复方案,争取两周内修复。修复之前,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已要求东部外环C段承建方,先用石粉或沥青渣对受损路段进行临时补强、填平路面,在过渡阶段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编辑点评:路不平折射治理短板 系统化修复需提上日程
民众街道锦群路七顷段的坑洼问题,并非个案。此前该街道的义仓路、新建路、锦江路、新马路、新堤路、新丰路等多条道路同样遭到市民投诉,记者现场核实发现当地道路养护确实存在系统性短板。此次锦群路的问题,虽查明是施工载重车碾压所致,街道也迅速介入推动修复,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
道路是民生之基,更是“百千万工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动脉。锦群路作为群安村主干道,连接着村民日常生活与周边产业,坑洼路面不仅影响出行安全,更可能拖慢区域发展节奏。重型车辆碾压是直接诱因,但地势低洼、日常养护不足等深层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此次事件中,街道的快速响应值得肯定,但更需思考:如何建立施工车辆通行的前置审核机制?如何对辖区道路进行全面排查建档?如何将短期修补与长期养护结合?唯有跳出“投诉—— 修复”的被动循环,开展系统性普查、建立常态化养护机制,才能让每一条民生路都平坦通畅,真正夯实城乡发展的民生基石。期待民众街道以此次整改为契机,推动道路治理从“应急修补”走向“系统治理”。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黄凡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