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脚长了要改,衣服破了要补
……
生活中的衣物,难免要缝缝补补
为进一步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深化“社区合伙人”机制,满足辖区居民对便捷生活服务的需求,五桂山社区积极链接社会资源,邀请有30年缝纫经验的吴少兰加入“社区合伙人”队伍,携手打造惠民项目,让社区服务更贴心、更暖心。
清晨的五桂山市场,热闹的叫卖声中不时夹杂着“哒哒哒”的缝纫机声响。顺着声音寻去,是一间小小的裁缝铺,一名妇女正专注地坐在缝纫机前缝衣,她就是吴少兰。

1996年,兰姨在西区市场开店,从此开启裁缝生涯。自那后十年间,她的缝衣店几经搬迁,最终于2007年落户五桂山市场,经营至今。
在兰姨的缝衣店,普通改裤脚衣长只收5元,换橡皮筋收6元,牛仔衣裤改短原边8元,价格非常亲民。“我没想过赚大钱,挣到多少算多少,也很感谢这些街坊照顾我的生意。”兰姨说道。

据悉,兰姨不仅是缝衣店的经营者,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巾帼志愿者。近年来,她主动调整店铺营业时间,积极参与五桂山社区组织的社会治理、乡村绿化、环境保护、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五桂山社区经过与兰姨的深入沟通,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确定了以下“社区合伙人”模式:一是实行收费优惠,80岁或以上高龄老人可享受免费服务;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小哥等劳动者及其他弱势群体享受5-8折优惠。二是开展社区惠民活动,定期参与文化惠民服务进小区活动,将“小修小补”送到群众家门口。三是探索积分式合作模式,创新志愿服务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积累志愿积分,用于兑换缝纫等服务。
接下来,五桂山社区将持续壮大“社区合伙人”队伍,通过党建引领,凝聚、整合和调动各类资源,吸纳各有特长的单位或个人共同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编审:宋欣妮、黎燕飞
复审:梁万新
终审:李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