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商家 “花式” 霸车位,监管部门不能假装看不见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卢兴江 发布:2025-05-13

深中通道通车之后,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中山市,曾出台各种有利于文旅发展的新举措,力求把“泼天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其中,石岐街道、西区街道、东区街道、南区街道以及火炬开发区作为主城区,曾先后推出创新措施,在增加公共停车位,加快车位流转的同时,开放机关、学校等公共停车位资源,为游客提供停车便利。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接市民投诉,记者调查后发现,主城区部分商家“花式”霸车位,导致车位长期闲置,而有需要的市民以及游客,却无车位可停。(见中山+“民声热线・记者追踪”栏目,4月25日、5月7日、5月8日、5月9日、5月12日报道)。商户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不仅严重阻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更损害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而在这场事关中山文旅形象的不文明行为背后,监管部门应深思。

公共停车位成商家 “自留地”​

让我们简单回忆一下,记者调查到的主城区部分路段商家“霸车位”的现状:

火炬开发区东镇大道,停车位被商家安装了地锁和铁桩。记者卢兴江 摄
挤占人行道的公共停车位同样被商家“花式”霸位。记者 王伟 摄

在西区街道翠虹路尚湖轩小区南门,20多个公共停车位中,8个被商户用电动自行车、锥形桶等杂物长期霸占,商家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 “停车影响生意”;东区街道豪逸华庭周边,供游客使用的停车位几乎全被 “花式” 占领,想逛夜市的游客只能望位兴叹;石岐街道仙湖正街、豪程路,部分居民和商家在门前车位摆满障碍物,拒绝社会车辆停放,即便居民多次投诉,问题依旧岿然不动;火炬开发区东镇大道更是离谱,13个划线车位被商家装上廉价地锁,彻底 “锁死” 公共资源;南区墟市作为热门打卡地,20多个车位中有7 个被商户强占,加剧了周边交通拥堵。

这些商家的行为,分明是将公共资源当作自家私产,没有公共意识可言!​

监管缺失助长歪风邪气​

随着中山机动车保有量攀升,外地游客不断涌入,停车难本就成为城市发展的痛点。然而,在监管缺位的纵容下,商家霸位现象却愈演愈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霸占公共停车位属于违法行为,交警部门有处罚之责,城管部门也应对秩序进行维护。可现实中,部分路段的霸位乱象竟持续十年之久仍未解决。

一次次巡查走过场,一回回处罚轻飘飘,让违法者有恃无恐。市民质问:监管部门究竟是无力监管,还是根本不想管?这种 “假装看不见” 的态度,无疑是在给霸位行为 “撑腰”。​

还车位于民刻不容缓​

“商家霸占车位,看似占了小便宜,实则砸了城市招牌,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生意!” 市民吴先生的话一针见血。公共车位被侵占,暴露出的不仅是个别商家的自私,更是城市治理的短板。东莞采取强化巡防、即查即拆的强硬手段,河源对屡教不改者开出高额罚单,这些成功经验值得中山借鉴。​

中山的监管部门需要拿出铁腕治理的决心。一方面,执法队伍对违规障碍物和地锁进行全面清理,对涉事商家依法从重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另一方面,利用电子监控、“随手拍” 举报平台等科技手段,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督网络,让霸位行为无所遁形。

城市的文明高度,体现在对每一处公共资源的守护中。监管部门必须以对城市负责、对市民负责的态度,坚决向霸位行为亮剑。唯有如此,才能让公共车位真正回归公共属性,让中山这座城市既有发展的热度,更有文明的温度。


编辑  张房耿 二审 黄凡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