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热线・记者追踪”栏目依托中山+“直通 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中山日报88881111报料电话等渠道,深入调研、精准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欢迎来中山+提供线索,欢迎拨打88881111、18899811223报料,让我们现场见。
近日,市民周先生致电中山日报报料热线 88881111反映,三角镇福源南路一非机动车道被施工方封闭一个多月却未见持续施工,导致该路段无法正常通行。附近居民无奈只能冒险借用机动车道通过,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周先生希望媒体曝光此事,还市民安全出行环境。情况究竟如何?5月12日,记者前往现场展开调查。
当天上午9 时30 分左右,记者抵达现场看到,周先生所反映的围蔽工地位于三角镇福源南路23号,靠近综合商业体紫荆广场停车场出入口。该工地规模较小,面积约七八平方米,仅用钢管和铁皮简单围挡,内部放置着6根预制管道。虽已过上班时间,但现场并无施工人员。一块标注着“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告示牌对附近村民起到提醒作用,然而告示牌上既无施工方联系电话,也未标明开工、完工日期等关键信息。


由于围蔽工地将非机动车道拦腰截断,骑电动自行车的居民经过此处时,只能借用机动车道行驶,险象环生。采访中,一名紫荆广场的保洁员称:“工地围起来快两个月了,有工人施工,但并非每日都来。”一位骑电动车从紫荆广场驶出的市民表示,福源南路早晚高峰车流量大,骑电动车途经此处只能与机动车抢道,十分危险。“这么小的工地,感觉几天就能完工,真不明白为何拖这么久”。
编辑点评:挡路小工程,挡住的不只是通行
一块七八平方米的施工路段,却让附近居民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日出行都如履薄冰。施工方随意围蔽非机动车道,告示牌信息缺失,施工进度拖沓,暴露出对民生需求的漠视与施工管理的无序。
城市建设中的每一个项目,无论大小,都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工程”久拖不决,不仅影响市民日常出行,更损害了城市的公共服务形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管,规范施工流程,明确施工责任,避免此类“小工程” 成为市民出行的“大阻碍”。同时,施工方也需增强责任意识,合理安排工期,及时公示信息,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有力举措。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黄凡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