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为做好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后群众就医方面的解答,12月16日下午,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刘婉琼接受媒体采访,针对市民是否一定要去大医院、如何选择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等方面进行了回应。
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刘婉琼。记者 冯明旻 摄
刘婉琼介绍,适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具有以下这些症状:首先是表现为发热,伴有全身的酸痛乏力,临床上可以用足量、足疗程的解热镇痛药物就可以进行对症的治疗。
其次呼吸系统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是干咳、鼻塞流涕、也会有咽痒、咽痛的情况,在临床上可使用右美沙芬进行治疗,连花清瘟等药物应慎用。还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使用藿香正气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现在,中山市176家基层医疗机构都可以接诊发热患者。因此,刘婉琼建议广大患者出现症状时首选离家较近的基层医疗机构,不要一窝蜂地涌向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否则不仅会对二级、三级医疗机构造成医疗挤兑,患者也难以及时就医。刘婉琼介绍,无论是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还是基层医疗机构,最终的治疗方案、用药都是大同小异的。当患者病情加剧、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处理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将第一时间对接上级医院,为患者进行及时转院、及时救治,不会耽误患者的病情。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陈彦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