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那么多“细思极恐”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1-31

其实,说实在话,对于“细思极恐”这个词,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些看法,或者直接一点,不叫看法,叫有些厌恶吧。

为什么呢?

这些年来,我发现许多新闻,或者是一些分析文章,都很喜欢用这个词。我查了一下百度,这是个网络流行用语,诞生于2013年左右,主要意思是:仔细想想,觉得恐怖到了极点。其用法主要是营造一种迟缓加混乱的效果。多用于形容人的恐惧心情。

很多文章,揭露一种表面现象之后,转折之处,马上就把这个词放上去了,看多了,实在有些厌恶不已。

在笔者看来,细思极恐是一个递进的状态词,一开始,先看到了问题,然后再想想,突然间好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透过现象,看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本质?而且,还要细细再想起来,越想越恐怖,层层递进,原来那些人,那些事,竟是这么坏,竟然如此离经叛道……于是乎,得出了许多结论,达到了哗众取宠,夺人眼球的目的。

但是,回过头来说——哪来那么多细思极恐?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笔者看来,最让人恐惧的,莫过于人性的黑暗。

古今中外,几千年来多少部的文学作品与思辨哲文,已经把这些人性的黑暗面描写得淋漓尽致,分析得通通透透,还有什么遗漏呢,还有什么我们没有见识过的最坏情况?那,为什么还要“恐”?

其实,存在即合理,一切事物的存在,无论好与恶,总有其自然的客观理由,总是符合并体现着自然的客观的规律。因此,在我们的世界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需要那样去“恐”。细思极恐,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已,但如果被滥用了,什么事情,稍微复杂一点的社会现象,稍微顽劣一些的人性黑暗面,就套上这个词,渲染这种迟缓加混乱的氛围,其实并不太恰当,让人看起来觉得有些不舒服。

此外,极恐这个“极”字,乃指顶点,尽头,其实更显得让人不安,为什么要这么不淡定?不从容?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需要去到这样的“顶点”?或许,正是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就是要营造这种不安的氛围,那样的行为,也属于人性中的阴暗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里面写过这些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是啊,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先哲已经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有什么好“恐”的?

他老人家还说过一句话:“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我们多么喜欢这样的语言啊,悲惨的厄运,一切的不幸,都能从容淡定去面对,更何况这些小小的“恐惧”?

There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里说的这句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一直以来,笔者都很喜欢这句话,但是有一位不知名作家写的话,更为喜欢:

你最强大的地方,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才华,是你内心深处的平静。

现代社会,浮躁,不安,或者类似的情绪,总是不断在困扰着我们。平静,或许变成了最需要,也最难得的东西。

但愿,我们不再动不动就细思极恐;但愿,我们都能随时保持应有的从容淡定;但愿,我们能够以平静的心,去面对一切,去热爱和包容我们当下的生活。

(写于2019年7月25日)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黄学礼
◆编辑:沙玉兰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