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年产值约5000万元,板芙镇打造马友鱼全产业链项目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见习生 周昊 通讯员 何键灏 范展颢 发布:2025-07-09

旧厂房改造为加工车间的工程如火如荼;鱼塘养殖基地的扩建稳步推进;饲料调配工作有序开展……7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中山市千江游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江游水产”)了解到:作为今年全市招商大会上签约的增资扩产项目——中山市千江游马友鱼冷链及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其厂房加工区已进入硬件装修阶段,而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的1000多亩鱼塘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000万元,它的落地不仅是板芙镇“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成果,更为当地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板芙镇连片的养殖鱼塘。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拟打造马友鱼全产业链生产线

雨过天晴,鱼塘的暑热稍稍褪去,养殖员将饲料抛洒入水,马友鱼成片跃出水面抢食,激起阵阵水花。作为千江游水产的核心养殖品种,这里的马友鱼远销福建等地,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养殖户正在鱼塘投喂鱼饵。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今年我们有个大动作!公司前不久刚在市招商大会上签约新项目,目标是打造马友鱼自产自销的全产业链模式。”基地工作人员林培君指着鱼塘介绍,此前马友鱼主要通过冰鲜销售和冷冻加工成鱼干两种方式推向市场,但加工环节长期依赖珠海的合作工厂。“加工环节不在自己手中,总会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公司负责人李益民坦言,正是出于这一考量,企业今年决定布局加工和饲料环节,填补马友鱼产业链缺口。

按照规划,千江游马友鱼冷链及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将构建起覆盖品种培育、养殖、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链条。其中,饲料加工、马友鱼成品加工车间及冷链仓储选址于白溪村,占地20亩。整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2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000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司已为今年的增资扩产做好充分准备,出苗区内8个白色塑料桶整齐排列。林培君笑着说:“我们每天给不同池子投喂比例各异的饲料,观察哪组生长更快、换肉率更高,为优化养殖技术积累数据。”另一边,饲料加工、马友鱼成品加工车间及冷链仓储也正处于升级改造阶段。“各种加工类的生产许可证正在申请,厂房各方施工也在稳步进行。”林培君信心满满地说,届时将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把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

三方协力养好“一条鱼”

目前,板芙全镇拥有约2.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与8000亩花木种植面积,优质水产养殖和花木种植已然成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两张亮眼名片。然而,对于养殖户来说,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需涉及土地、合作对象等诸多因素,仅靠单一企业的力量难以达成。

在千江游马友鱼冷链及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规划里,养殖板块选址于广福村,占地面积约1500亩。板芙镇农业林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梁永乐介绍,以往各村(社区)的鱼塘都是分开发包,面积从几十亩到上百亩不等,养殖户若想一次性获得连片鱼塘,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难度很大,只能慢慢等村(社区)空出的鱼塘。

板芙千江游马友鱼养殖鱼塘。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对此,板芙镇采取“统租统管”的形式,从政策层面推动各村(社区)按照“到期一批清退一批”的方式,对鱼塘进行统一管理,以此吸引优势农业项目落地。正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千江游公司已初步在广福村“锁定”1500亩鱼塘,用于后续的规模化养殖。

前不久,板芙镇还“牵线搭桥”,组织镇内有一定规模且有意向养殖马友鱼的养殖户,前往千江游马友鱼养殖基地参观。梁永乐表示,通过政府“搭台”筛选养殖户,能更快促成公司与养殖户的合作,既节省了公司寻找养殖伙伴的时间和精力,也减少了养殖户的成本,实现了政府、公司、农户三方资源互补,携手把“一条鱼”的产业做精做强。

此外,板芙镇还策划了“品牌走进+”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举办“粤菜师傅技能大赛”“马友鱼宴”等,多措并举提升马友鱼品牌知名度。2023年,板芙镇马友鱼被列为广东省主推水产品种,2024年,千江游被列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梁永乐介绍,马友鱼产业凭借技术驱动提升品质、联农带农扩大规模、全链运营增加效益,有望实现年产值千万级突破。这不仅能让其成为板芙区域特色农业的标杆,还将带动农文旅特色餐饮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持续动能。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苏小红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1031人浏览   2025-07-07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2587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