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文化交流织就人文新图景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画刊 颜子怡 发布:2025-07-07

伶仃洋的浪涛正诉说着文化的交融——当深圳的创新风帆与中山的千年文韵借由深中通道产生深刻共鸣,那碰撞出的不单是桥梁彼岸的两地握手,更是珠江口这片热土上文化繁盛的崭新诗章。

当中山市民向深圳奔赴,汲取时代的先锋浪潮之时,一股坚韧而温润的回流亦在形成——越来越多的深圳人,沿着大桥溯流而上,穿越千年时光,只为触摸中山深植于土地的厚重底蕴与隽永文脉。

深圳人的香山寻脉之旅

“在中山,心灵似乎天然能找到一种宁静的频率。”深圳出版集团的姜雨杉女士如是说。对她而言,定期跨越深中通道走进中山,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滋养。徜徉于飘散岁月醇香的老城街巷,流连在沉淀无数故事的博物馆展柜前,甚至在假日广场的一次悠闲驻足,都使她得以触摸这座城市温润如玉的文化肌理。那深藏于老街光影、非遗传承间的古老智慧,总能点燃她创意引擎中的新火花。


姜雨杉。(受访者供图)

姜雨杉记忆中闪光的节点,是2024年4月那场在中山点燃的“深中共读交流会”。思想碰撞激荡出的思维星火,在她心中燃起共鸣:两地文化的交响绝非简单线性输送,而是相互照亮与深沉滋养的互补共生——“中山文脉是册沉甸厚重的古籍,等待识者轻启扉页;深圳活力是个创意飞溅的舞台,亟需文化底蕴的加持。”她期待着“古籍”被温柔开启,“舞台”有根基撑持的那天。构想中,一条精心设计的互访式文旅路线,串联起双城精华,让文化不再是纸上符号,而是让市民踏得实、看得见、能心领神会的具象存在。

青年节那夜的星河仿佛还映照在宝安区电台主持人谷鹏飞的记忆里—―2025年5月4日,灯光在中山影视城绽放,“深中融合 粤唱越强”双城文化盛宴正在火热上演。这是深中两地电台才俊的首次大型舞台邂逅,两地声线同频共振。当谷鹏飞热情推荐深圳宝安的文旅画卷,台下激荡的掌声回应,也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

“深中携手举办的每一次活动,都是让两地市民看清彼此文化基因的绝佳窗口。”谷鹏飞深感此行意义不凡。首次踏足中山影视城,首次牵手中山同行,这场融合既是工作突破,亦是心灵的抵达。他看见中山那如同岭南水乡般温厚隽永的底蕴,与深圳敢为人先的锐意创新在此刻交相辉映,各自闪耀,又在共同的湾区坐标下寻找着未来交汇点。

从书页到墨香的文化织锦

在深中文化融合的和弦中,阅读以其特有的沉静与深邃,始终跳动着一个强音节拍。过去一年多来,两地图书馆联手以书为舟,悄然犁出沟通的知识水道:

温情书页:2024年8月28日,深圳图书馆的馆舍里,幼童依偎在父母怀中,聆听两地阿姨讲述同一本书的奇妙世界。深中亲子共读的种子,便在这一页页轻声吟诵中破土而出。

世界同响:读书日成为两地书房对谈的特别时节。在202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中山紫马岭的香山书房内墨香弥漫,紧邻深圳的“迁鸟书吧”亦书声萦绕,“深中共读·迁鸟书吧、香山书房双联交流会”构筑了两岸的知识共振空间;翌年读书日,两地智者如南翔、冷启迪于中山再以书为媒,穿越时空追索共同的文化根脉。随后,中山学人又赴深圳长青书房,继续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激荡。

艺术的丝线亦在双城间细细编织,文化的融合不仅停留于纸墨之香,更在艺术实体的碰撞交汇中展现其深邃力量。

藏珍共振:2024年9月,一场名为《深中藏珍》的艺术盛宴在中山揭幕。来自深圳和中山的众多收藏家及艺术家,携陶瓷、家具、书法等近300件艺术珍品与优秀创作汇聚一堂。这些承载着不同文化气息的作品,犹如无声的对话者,在相互凝视中碰撞出思想的闪光。

 墨香同春:2025春节临近之际,中山推出“‘桥’见新中山 品味香山年”系列活动,特邀深圳及本地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两地艺术家手中的毛笔饱蘸墨汁,如轻盈的船桨划过纸面。笔锋的婉转顿挫间,“福”字与春联既带着深圳的现代洒脱气韵,又承袭了香山书风的古朴雅致。

每一次共读的沉思,每场同展的凝望,每回赛事的击掌相庆,都在为湾区城市文化融合这幅未来图景添上精妙一笔——它讲述的不是文化趋同的故事,而是一曲尊重个体、寻求共情共鸣的和弦交响。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1037人浏览   2025-07-07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2592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