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24公里重置人生坐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画刊 周闪雨 发布:2025-07-07

自全家随着陈学云的企业搬到中山生活,尽管事业上依旧忙碌,但这家人的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

夕阳下,陈学云和妻子李静在中山市火炬高新区小学门口翘首以盼,当就读一年级的二女儿蹦蹦跳跳地迎面而来,夫妻二人会心一笑。这份平凡的温馨,曾是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深圳的那些年,为了打拼事业,他们不得不将大女儿留在东莞和老人生活,大女儿自小学三年级起住校,分居两地的一家人难得团聚。

这就是大家要找的地方

四十出头的陈学云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打拼,是和为盛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为盛泰”)的总经理、研发工程师。近年来公司处于从技术研发向产品外销的关键转型期,深圳的高成本与快节奏让企业面临发展瓶颈。

2023年8月,陈学云在考察完珠三角几个城市后,决定将公司搬到中山发展。“第一次登上马鞍岛,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回想当时的考察情形,让陈学云决定来中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深中通道很快就建成了,中山与深圳仅一桥之隔。一同前来考察的四五个合伙人心照不宣,这就是大家要找的地方。随后,和为盛泰正式迁址中山翠亨新区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创新中心。随同企业搬迁的,不仅有公司的大多数员工,也有陈学云的家人。

2024年8月,陈学云决定将两个女儿、妻子及母亲带到中山生活。然而,这一决定并非没有阻力。自2010年和陈学云结婚后,妻子李静协助陈学云管理公司,一直在深圳工作、在东莞生活。如今,要在中山重新开始,李静满腹担忧:老人和小孩的看病就医会不会是难题?企业到了新环境,供应链会不会跟不上?放弃深圳优质的教育资源,值不值得?

新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

直到入住火炬高新区的300平方米别墅,全家在中山落地生根,李静逐渐理解陈学云对新生活的规划。

如今,大女儿转学到中山一所私立中学读书,二女儿开启了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活,小儿子在中山出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新的欢乐。陈学云的母亲跟随儿孙辈到中山生活,一家人经常在一起,相互陪伴的时间比以往多了许多。


陈学云陪女儿学习。(受访者供图)

和为盛泰正处于开拓市场的关键阶段,在工作日,陈学云住在马鞍岛的公司宿舍,只有周末才回家住。但与在深圳时截然不同的是,每个工作日,他都会和李静一起去接二女儿放学,直到陪家人吃完晚饭,他才返回公司继续忙碌。

回想之前在深圳创业的日子,夫妻两人整日忙得焦头烂额。大女儿和奶奶在东莞生活。夫妻两人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大女儿自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住校。偶尔的亲子时光,陈学云也只是带大女儿在家附近的公园转转,以至于大女儿的作文内容总是“爸爸带我到家附近的公园玩”。

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大女儿一直计划要去做志愿者,在深圳时,李静要么忙得抽不开身物色地方,要么觉得地点太远,不放心孩子独自前往。搬到中山后,家门口有图书馆,有香山书房,大女儿不但找到了参加志愿服务的地方,还喜欢到图书馆去复习功课。

大桥时代创造无限可能

随着在中山的生活逐渐深入,李静曾经的顾虑也在慢慢消散。医保可以直接结算,企业用工成本降低。深中通道带来的交通便利,使得“双城生活”在半小时车程以内,一家人随时可以去深圳看望老朋友,深圳的老朋友可以随时来中山品尝地道的乳鸽,当年只身随企业搬迁到中山打拼的老员工,遇到深圳家里有急事能及时返回。

24公里的深中通道延伸了家庭的无限可能。“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李静开始理解丈夫当初为什么坚持要把孩子和她的户口从深圳迁到中山。离开生活了15年的深圳,在中山开启新生活,让她拥有了全新的人生视角。“在这里,找到了事业与家庭的新平衡”。

而在陈学云眼中,24公里的深中通道延伸了企业的无限可能,“中山和深圳就像篮球场上不同位置的球员,深圳是冲锋在前的‘大前锋’,中山则是灵活多变的‘小前锋’。”他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好科技产业。


6月24日晚,即将通车一周年的深中通道灯火璀璨。(摄影|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1042人浏览   2025-07-07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2596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