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驱车从中山博览中心出发,沿着畅顺的翠亨快线飞驰,仅约25分钟,一片蓝白相间的现代化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位于翠亨新区的中山生命科学园(以下简称“生命科学园”)。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这里到深中通道翠亨东高速口,仅需短短5分钟。这个时间差,已成为这片生物医药产业热土最具说服力的“开场白”。
“深中通道开通一年,人流直接化作了招商流、资金流。”汪宝威,生命科学园的负责人,是这座园区的“初代员工”和成长见证者。从2021年园区实体化运作伊始招聘第一名员工,到如今带领近30人的专业招商团队,他亲历了这里从蓝图到现实、从寂寥到喧腾的蝶变。而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的鸣笛通车,无疑是这场蝶变最强有力的催化剂。
中山生命科学园。
一年光阴,作为翠亨新区布局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引擎,生命科学园一期20栋现代化楼宇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招商去化率已达65%!超过30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此扎下营盘,活力迸发。从“深中天堑”到“湾区通途”,一小时生活圈的畅达正在深刻改写项目的落地版图。
东岸项目加速“西”进
广东瑞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祥供应链”)的故事就是最生动的注脚。2024年7月,公司负责人带着家人经深中通道前来中山度周末。在游览了孙中山故居、品尝了地道的崖口煲仔饭后,返程至翠亨东高速口时,楼顶醒目的园区招商广告瞬间抓住了他的目光。一通电话咨询,一次实地考察,面对园区标准化、高质量的研发生产环境,这位深圳企业家当场就锁定了这里。
从首次洽谈到成功签约入驻园区17号楼,仅用了5天时间!如今,瑞祥供应链租赁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专注医疗器械、药品的流通配送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它不仅自身运营良好,为中山生命科学园乃至整个中山的生物医药产业提供高效的冷链运输保障,更如磁石般吸引着上下游伙伴,已带动三四家关联企业“组团”进驻翠亨新区。
中山生命科学园的负责人汪宝威。
忆及过往,汪宝威感慨颇深:“2021年我来翠亨报到时,通往管委会只有一条主路,香山大道、未来大道都还在图纸上。如今这交通网络,真是天壤之别。”这番交通蝶变,带来的是双提速:通勤更便利,招商更高效。
“以前去深圳跑项目,不得不绕行虎门大桥,稍有拥堵,往返就得耗上4个多小时。效率太低,我们常常得攒两三个项目才敢跑一趟。”汪宝威说,现在,中山到深圳仅需一小时甚至几十分钟。“上午约好项目,谈完还能赶回中山吃午饭。以前一天的工作量,如今半天就能完成。‘跨城招商’变得和‘同城拜访’一样轻松。”
交通阻隔的打破,使得“深中同城”日益成为现实。生命科学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流的硬件设施和精准的政策环境,对深圳企业的吸引力显著提升。过去一年,园区接触的深圳项目超过百个,最终成功落地约30家。
“楼宇生态圈”活力涌现
步入中山生命科学园,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天蓝色玻璃幕墙的建筑群错落有致,阳光洒下,充满活力。这里的配套并非冰冷的实验室组合——酒店式公寓、多样餐饮、便利超市一应俱全。更令人瞩目的是,超千名硕士研究生及导师在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内潜心科研,为园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高端智力流。
汪宝威指着沙盘兴奋地透露:“下半年,园区的下沉式商业广场也将完成装修投入运营!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真正融合科研、创业与生活的特色产业社区。”从2023年9月26日正式开园算起,这座生物医药“旗舰”在短时间内交出了高分答卷,已成为中山市重点打造的“产业十大舰队”之一——马鞍岛上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
跟随工作人员来到11号楼,斑马药业、恒赛生物等企业的标识引人注目。有的办公室设备运转有声,有的则正在紧锣密鼓装修。“这栋‘创新药楼’可不简单。”汪宝威介绍,围绕心血管疾病、牙科、银发产业等重点方向,园区坚持以龙头引链、强链。11号楼已成功吸引了11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企业入驻,其中8家已投入运营。它们各自聚焦不同大病种和区域高发病的创新药物开发,虽然技术路径各异,但形成了良好的“研发邻里效应”。人才间交流频繁,园区定期组织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更是为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架起了桥梁。
在众多落地项目中,丹诺医药(中山)有限公司的入驻令汪宝威倍感振奋。这家2024年7月签约落户园区二期22号楼的企业,未来将在此生产三款具有全球潜力的创新药。其中,一款针对由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癌药物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临床三期试验阶段,极有希望率先获批上市。这不仅将是企业的重大里程碑,更将显著提升中山乃至整个大湾区在高端创新药和抗癌药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专业招商的秘密武器
面对招商竞争激烈的格局,生命科学园深知“筑好巢”更要“优服务”。园区精心组建了一支具备深厚生物医药背景的专业招商与运营团队。“我们提供的是‘保姆式’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企业决定落户的那刻起,注册、装修、政策申报到后勤保障,都有专人对接。”汪宝威强调。园区坚持定期走访企业,一线倾听诉求,将服务迭代优化进行到底,成为企业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的坚实后盾。
深中通车一周年,翠亨新区马鞍岛的轮廓日益清晰。昔日偏居一隅的土地,正因一条桥的通达而跃升为承接湾区高端产业溢流的黄金节点。中山生命科学园的蓬勃发展,正是湾区西岸借势崛起的生动缩影。它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园区,更是一扇面向未来的窗口,展现着交通赋能下区域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当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在这片热土上碰撞智慧火花,马鞍岛的产业图景,正沿着深中通道加速生长,绘就湾区西岸更具活力的未来画卷。
马鞍岛彩虹桥是岛上唯一通道。(2013年)
如今已经被多条快线通道替代。(2025年)
马鞍岛交通、饮水只能通过渡船运输。(2013年)
如今的马鞍岛。(2025年)
摄影丨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