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石岐乳鸽流量与留量之思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画刊 徐世球 张诗悦 发布:2025-07-07

花甲之年的郑耀荣一如往常,晨泳结束,简单早餐后便步履生风地赶往他的三溪酒楼。这位中山餐饮界的“老法师”,如今心思主要放在两件事上:享受生活,以及为这座城市蓬勃升腾的餐饮烟火添一把旺火。这团“火”,随着港珠澳大桥后又一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的开通,正熊熊燃烧。

深中通道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为中山注入澎湃动能。而最直观感受到这份炽热的,莫过于以美食为核心的舌尖经济。

“通车头3个月,那真是火啊!”郑耀荣,中国注册烹饪大师、三溪酒楼及郑猛记连锁品牌创始人,回忆起那场景仍觉振奋,“后厨光是乳鸽,日均就要炸掉2000只!深圳食客占到四成以上。”这并非夸张,停车场里近四成的车都挂着深圳车牌。一时间,流传着“不让一只鸽子飞出中山”的趣谈,虽带玩笑,却也真切勾勒出通道开通初期的餐饮盛景。

数据的背后是舌尖的跃动:2024年6至8月,中山餐饮业零售额同比激增35%。以石岐乳鸽、脆肉鲩为代表的地道美味成为“顶流”,热门门店翻台率普遍超过5轮/天。

美食是城市活力的“风向标”

在郑耀荣看来,餐饮的兴衰,往往是一座城市吸引力最直观的晴雨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座城市有没有活力,人气旺不旺,餐饮业非常关键。”他所言的“石岐乳鸽效应”,不仅仅是乳鸽单品的火爆,更是中山美食名片与城市综合吸引力的一次集中绽放。


郑耀荣。(摄影|张景天)

深谙流量之道的郑耀荣,在通道开通前就已布局。“我在开通前一个月运营了‘郑耀荣阿猛’等视频号。”他分享道,通过短视频讲好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不仅吸引了饕餮客,更精准触达了目标人群——如今视频号5万粉丝中,超六成来自深圳等周边城市。“像我们这样做的中山餐饮人不少,这比单纯引客更有价值,是在塑造中山‘美食之城’的IP形象。”郑耀荣强调。

“好美食”需“好体验”来承接

然而,流量奔涌而来,如何“留量”、实现可持续增长?

郑耀荣观察到,通道开通近一年来,尽管交流不断深化,但相较前半年,近期来自深圳的食客热度“微微回落”。“这恰恰提醒我们,仅仅靠‘吃一顿饭’的吸引力,是不够的。”他直言。

距离的拉近解决了“能不能来”的问题,但要让客人“来了还想再来”“不只为一顿饭而来”,则需要更完整的文旅链条协同发力。“酒店住宿、旅游景点、休闲娱乐……这些环节需要跟上去,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吸引力。”郑耀荣指出,中山的酒店业、休闲娱乐业态还有广阔空间亟待升级发展,“好美食”需要“好体验”来承接。

融合的力量:深中同城,美食为媒

深中同城化加速,不仅是客流“东进西延”,产业也在交融。有人问:中山人是否考虑带着“石岐乳鸽”招牌去深圳开店?郑耀荣笑着回应:“现在深圳不少酒楼已经把石岐乳鸽纳入菜单,有些甚至主打这道招牌菜。同时,更多精明深圳投资者也‘嗅’到了商机,来到中山。”

位于南区街道曹边村、由旧供销社改造而成的“北台印象(拾院)”就是一个缩影。餐厅藏身于一栋保留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两层老建筑内,这里曾是供销社旧址。总经理谭乐曾在深圳打拼,一次偶然邂逅这片承载着旧时光印记的老建筑,便决意扎根中山。

老建筑重焕生机,“北台印象(拾院)”于2023年8月正式开门迎客,餐厅主打融合粤菜,深中通道开通后,客流量更是激增。“这里不只是餐厅,更像一个交流聚点,为北台村带来了新活力。”谭乐说。这种空间重塑与品质餐饮的结合,恰恰是中山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

穿行于三溪酒楼、北台印象这样的空间,品尝着酥香四溢的石岐乳鸽,人们触摸到的,是城市蓬勃的心跳。深中通道打开了“流量闸门”,而要让这舌尖上的烟火气持续照亮中山的夜空,需要美食打头阵,更需文旅全链条的跃升与精进。郑耀荣们的心愿,从“不让一只鸽子飞出中山”的趣谈,正悄然转化为一场关于“如何让美味与体验留住每一位远方来客”的实干奔赴。烟火气长,方是城市最动人的韵味。


6月19日下午,市民和游客在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休闲、游玩。(摄影|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1230人浏览   2025-07-07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2767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