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记者从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中山二院)获悉,为应对立案规则调整、新收案件激增的严峻形势,该院以“过滤-转化-引领”三维调解体系为抓手,创新推出“四阶段”全流程解纷机制,实现民事案件调撤率在一季度跃升至36.86%,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该院审结的7520 件民事案件中,调解撤诉案件2772件,带动法官人均结案数达125.6件,以司法效能的跨越式提升践行“案结事了”司法理念。
精准分流提效率 全流程调解提效能
据了解,为提升调解效能,中山二院在深度挖掘去年探索形成的“立案速裁+多元化解”前端机制潜能基础上,着力构建以“立案后先行调解+专业领域分流+动态繁简识别”为特点的递进式、漏斗型案件分流模式。
对家事、相邻权、小额债务等适宜调解案件,在立案后由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依托“法院+”工作机制,根据案件类型及专业特性向综治、劳动、妇联、商会等调解组织分流调解;加强调解进展监控,对调解未果案件及时启动繁简甄别,达成简案速裁、繁案精分的动态优化分流。
锚定“调解成功率”这一关键指标,中山二院进一步扩大特邀调解员队伍,并将部分特邀调解员下沉至各审判业务部门,整合“法官+调解员+行业专家”资源,着力打造专业调解队伍,合力推进庭前、庭中、庭后、判后“四阶段”全流程调解。
通过强化调裁衔接和立审执协调联动、定期通报各审判庭、审判团队调解数据,强化释法答疑、发改分析等关键环节监督,引导法官将调解优先贯穿司法实践始终,全方位提升全流程调解效能。
调撤闭环促共赢 多元解纷显温度
近年来,中山二院通过打造一体化纠纷解决闭环体系,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对调解成功的案件,法院主动引导当事人通过撤诉方式结案,缩短诉讼周期,降低司法成本。对于主动撤诉的当事人,告知和给予部分诉讼费用减免,并迅速启动诉讼费退费程序,提高当事人选择撤诉的积极性。一季度,共完成退费820笔,涉及金额354.32万元。
在解纷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法院更注重以柔性司法手段化解深层矛盾,构建起情感认同与法律权威并重的解纷生态。如在家事、侵权等案件中,引入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心理疏导,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并撤诉。针对批量类案,优先调解并妥善处理典型个案,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同类案件当事人通过和解、撤诉等方式快速、妥善解决纠纷。
“我们还通过公开庭审、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增强公众对调解、撤诉等非诉解纷方式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中山二院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一季度,该院共对外发布31篇新闻,开展案件普法11场,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中山二院将继续深化三维调解体系,落实“四阶段”全流程解纷机制,不断提升调解效能,打造大湾区特色解纷样本。
编辑 付陈陈 二审 黄凡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