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书画|跨越伶仃洋的昂扬礼赞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画刊 谭桂华 发布:2024-07-15

近年来,中山画家余镇河以艰苦奋斗、追求幸福的劳动者为艺术主线,创作了大量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2019年起,他将创作视域投射到深中通道建设,通过现场采风、亲身感受等方式,从宏大叙事的议题中提取出一个个平凡个体的情感命运,创作出《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系列作品,生动勾勒出深中通道这一世纪工程背后劳动者们的精神面貌。

该系列作品入选首届“时代中国”全国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等国家级、省级专业美术作品展并获奖。 7月27日,《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系列作品将在中山市小榄艺术馆集中展出。

普通人的家国情怀尤为珍贵

“深中通道世纪工程在家门口开建,作为中山文艺工作者,我自觉有责任浓墨重彩地去记录和表现它。”提起创作初衷,余镇河表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底色,在这片底色上留下更多色彩、给人精神的启迪,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他走到深中通道建设者中间,用心体察他们的情感和价值。在画家眼里,他们脸上纵横的沟壑,爽朗的笑容,沾满油污的手套,不妨碍他们挥斥方遒想象未来。与其说画家被世纪工程所震撼,不如说他为这些平凡劳动者身上散发的精气神而深深动容。

六年时间里,余镇河潜心创作了30多幅与深中通道有关的绘画作品,有热烈的建设场景,有生动的人物肖像,更多的是反映建设者昂扬向上、奋发进步的时代群像。在《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系列作品中,除了平凡人通过劳动实现自我的充实和安稳,我们还清晰看到普通人将个体命运寄于大国重器的光荣与梦想。余镇河认为,普通人的家国情怀虽然朴素,却极为珍贵。在创作时,他不自觉地采用平实的眼光、朴素的手法去表达普通建设者最真实的面貌,去承载社会历史印记与湾区记忆。

艺术表达重在完整有力、真实有情

细观《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系列作品,在构图上,画家通过对人物的有序排列、组合,构成新的形式,画面既有构成感、力量感,也显整体、大气。在色彩运用上,画家以积极、温暖、沉着的灰黄暖色调为主,同时巧妙地把褐、红、黑、蓝等融入其中,简约和谐又不失个性。

“虽然他们都是深中通道建设者,穿着同样的工装,但在艺术的定格中,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卓尔不群的。”余镇河说。为了精准刻画深中通道建设者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他在创作时力求还原人物的真实面貌。画家着重对深中通道建设者的形象特征、表情特征、姿态动作乃至情绪氛围进行塑造和表现, 赋予笔下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以寻求一种艺术的安稳,一种精神价值的实现,呈现鼓舞人、激励人的美术作品,将作品的思想性拉升到新的维度。

【人物简介】

余镇河,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山市“英才计划”首期特聘人才,潮州市人才驿站专家,中山市水彩画创作基地领衔人。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23》 76x56cm  水彩画  2024年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24》 120x120cm   水彩画  2024年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22》 180x130cm  水彩画  2022年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20》 120x120cm   水彩画  2023年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21》  240x200cm  中国画  2022年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8》  60x60cm  钢笔画   2020年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