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课开到现场:中山“工改”执法队伍旁听案件庭审
栏目:推荐 来源:南方+ 发布:2024-03-1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现在开庭。”

3月15日,一场围绕是否对某家企业投资人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件庭审在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举行。本次庭审现场有近70名来自中山各镇街的听众——他们是镇街分管“工改”的领导班子成员及执法工作人员。旁听的目的,是通过真实案件提高“工改”综合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

庭审现场。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供图

“执法部门应坚持‘人民至上’,严格执法。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庭审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告诫我们在工作中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在听完一上午的庭审后,中山市大涌镇党委副书记胡中华表示,庭审旁听增强了该镇执法队伍在日后“工改”执法工作中的底气和自信,该镇也将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强化联系沟通、加强日常监管和深化改革创新。

同样参与旁听的黄圃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梁衡昭感慨:“部分涉‘两违’案件建筑物历史很长、权属很复杂,这就要求一线执法者要做非常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厘清违法当事人和具体违法行为。”他坦言,在过去两年黄圃镇的涉“两违”执法过程中,当事人对抗取证调查时有发生,执法队伍在执法时必须耐心细致程序规范,通过前期现场走访调查取证、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实地测量、提请自然资源部门详细核定土地和建筑物性质等途径,判断当事人涉及的违法行为以及应该采取的处罚措施,并采用规范的执法文书送达流程和强制措施实施,将涉“两违”行政执法的诉讼风险降到最低。

执法队伍正在旁听。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供图

“在类似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执法程序是原、被告之间最常见的争议点。”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匡勇表示,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的程序公正对当事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法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促进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既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有的执法人员可能从来没经历过诉讼,那么就可以通过到现场旁听,让他们增强规范执法的意识,提升执法能力,让执法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进一步维护政府权威和公信力。”匡勇说。

组织执法人员旁听庭审是能动司法、府院联动的重要一环。据悉,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与中山市工改办联动,结合“工改”中出现的行政争议预防和实质化解的重点难点,支持政府在行政程序环节化解矛盾纠纷,推动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始、消除在前端,从源头上促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编辑  黄凡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直属中小学2025年招生通告发布
原创 11826人浏览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