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中山已开启对新一年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下称“工改”)的谋划部署。12月12日,中山召开“工改”工作座谈会,市镇两级“工改”干部共同讨论对明年工作的想法和思路,确保“工改”拆除整理任务顺利完成,加大力度推进动工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
12月12日,中山召开“工改”工作座谈会,市镇两级“工改”干部共同讨论对明年工作的想法和思路。
“今天这场会议是深调研的延伸,参会镇街的‘工改’项目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在这岁末年初的时候,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工作。”会上,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改指挥部副总指挥陈晖东表示,近两年的“工改”攻坚已经在中山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迈开了“从0到1”的步伐。进入攻坚深水区,中山需要不断从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改革突围深水区,在未来继续保持蹄疾步稳的“工改”节奏。此前,中山已开展系列“工改”深调研,召开8场座谈会、收回问卷近1700份,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达229条,并形成调研报告。
会上,镇街代表畅谈各自参与“工改”工作的体会与想法,陈晖东及市工改办成员一一回应、讨论。
例如,火炬开发区代表提出,当地大部分“工改”项目由社会主体改造,“工改”需进一步推动改造主体配建地下停车场等完善的配套设施,以适配企业对停车位等设施的需求。陈晖东回应,园区建设要以规划为引领,“工改”需要进一步统筹好新建园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引领由单体项目组成的工业“集聚区”向系统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发展。
此外,会议还就如何调动社会资金的参与积极性、推进国企参与“工改”、攻坚用地手续不全等问题、优化深中通道通车前后的招商工作等领域展开讨论。
“有问题才需要改革。我们为什么要深调研?就是为了去找问题。”陈晖东将镇街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记下,并鼓励干部们坚定信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让“学、干、得”相统一,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据悉,2022年至今,中山“工改”已拆除整理超3万亩低效工业用地,今年至今已拆除整理超1.6万亩,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1.5万亩目标任务,全市已有过半镇街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编辑 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