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加快速度,尽早让您的公司搬过去!”
“那就麻烦你们了!”
在爽朗的笑声中,谢龙愿和张凌峰结束了一个下午的交谈,愉快地走出了中山市煌基镀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煌基公司”)的园区。这家在白石村生产经营了20年的老厂即将搬至“新家”,不过此刻,“新家”尚在筹备阶段。
这天下午,中山市三乡镇“工改”干部张凌峰和工改专班的同事专程来到煌基公司,和公司总经理谢龙愿确认未来搬迁的一些细节,谢龙愿很是满意。自2022年中山开展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以来,谢龙愿成了白石村内最支持“工改”的企业家之一,原因很简单:他的公司可以不停产就完成改造。
煌基公司厂区。
|不得不改:用地无证的“规上”企业
“您看,村企合作部分拆分成了两期建设,这样您公司就可以不停产了。”
“到时候沿着路拆,大概会拆到这一面的围墙这里。”
在总经理办公室内,张凌峰拿着大坑塘片区“工改”项目的图纸,向谢龙愿耐心地解释着改造方案。
煌基公司所在的大坑塘片区,是白石村2000年后陆续出售、出租集体用地形成的工业区,煌基公司于2002年找村集体买下地块、建起了厂房,购地、建厂总成本约七八百万元,在当年正式投产。
尽管今天的煌基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近150名员工的“规上”企业,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煌基公司同大坑塘片区内的大部分企业一样,至今还没有合法用地手续。并且,由于厂房建成已超过20年,其设施老化,生产环境不比当年。
煌基公司厂房一楼,过去是为欧普照明供应产品而设的车间,如今已经闲置。
如果说对于煌基公司而言,当务之急是实现生产空间的“合法化”,那么对于整个大坑塘片区来说,除了完善用地手续,让土地提质增效更是刻不容缓。
据统计,大坑塘片区以五金、塑料、家具等产业为主,近百栋建筑物都属于临时建筑,容积率仅0.85,亩均年产值约130万元/亩。133亩用地上的43家企业,总的年产值还不到2亿元。片区内的制造企业近年来转型受困,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白石村租金收益都大打折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乡镇决定对白石村这一片山谷中的工业区进行“工改”,煌基公司的用地也被纳入了改造范围。
2022年,当地初步计划将整个片区划分为A、B两个地块进行改造:
一方面,政府对A地块进行“挂账收储”,A地块将办理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手续,待土地出让后,政府将兑现给村集体的补偿。
另一方面,白石村与公开遴选的合作企业通过“村企合作”的模式开发B地块,合作企业给予村集体部分货币补偿并为白石村建设不低于1.2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工业厂房以及至少25个配套汽车停车位。煌基公司便位于“村企合作”的B地块内。
要进行“工改”的消息传出后,包括谢龙愿在内的企业家均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一部分企业就可获得多少补偿金与当地工改专班展开谈判,而煌基公司却没有直接开口谈钱:
“我主要是希望公司可以不停产改造,因为公司的订单不少,而且因为我们生产工艺的问题,车间的设备一旦拆下来,就是一堆废铁。”谢龙愿说。
煌基公司厂房二楼的镀膜产品生产线。
|“工改”不停产:供应格力、美的等大客户
在两层办公楼紧挨着的隔壁,便是煌基公司的生产车间。顺着狭窄的走道上到二楼,大约三米高的天花板下,几十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干得一片火热。除了略显拥挤的生产空间,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紧贴着墙壁运动的生产线。
“我们的生产线就像定制家具一样,这一截的长度多长、哪一截在哪里拐弯,都要根据厂房的实际空间结构来设计。如果换一个厂房,现在的生产线就不能用了。”谢龙愿介绍。除了生产线,部分镀膜生产设备拆除后也无法再组装,这一问题目前仍是镀膜行业暂未克服的“硬伤”。
换一处生产车间,等同于换一套生产线上的设备,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谢龙愿仍然舍得花这笔钱:“我们的设备基本上五年一换,这些年也添置了不少自动化、智能化的新设备,搬到新厂房其实也是一个整体升级的契机。”
谢龙愿(右一)与张凌峰(右二)正在交谈。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谢龙愿提到,近几年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影响,镀膜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猛的时候可能会涨到25%。”在这样的情形下,谢龙愿不得不通过一次系统性的改造,实现公司的提质增效。
除了搬迁带来的生产线更新成本,现有客户订单的持续供应也是谢龙愿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像是灯饰、小家电、化妆品,几乎任何领域的产品都需要镀膜这一行。”谢龙愿罗列着公司合作过的客户:格力、美的、欧普照明、格兰仕等,其客户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
尽管近些年因欧普照明的生产端搬迁至外地,使得煌基公司流失了一家重要客户,公司专门为欧普照明设立的定制化车间也闲置了下来,但由于业务面涉及较广、产品供应相对稳定,煌基公司的整体效益仍保持稳中有进,生产线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因此,相较于拆除旧厂的赔偿金,“不停产改造”是煌基公司更看重的一点。
考虑到煌基公司的这一诉求,三乡镇工改专班展开研讨,决定将B地块分两期建设:将煌基公司所处地块纳入二期、暂不拆除,先行建设一期项目,待为白石村配建的1.25万方新厂房完工后,煌基公司便搬进新厂房继续生产,届时便拆除公司的旧厂房进行二期改造和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新厂房就位于煌基公司原址的隔壁。
“如果您对厂房还有什么细节上的需求,可以随时告诉我们,我们再研讨。”张凌峰向谢龙愿介绍完了新方案,并得到了谢龙愿的肯定。
“我来白石村创业20多年了,已经落地生根了,希望继续在这里发展。谢谢你们的支持!”谢龙愿对三乡镇工改专班说。
编辑 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