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土空间新“总规”获批,对中山“工改”有啥影响?
栏目:推荐 来源:南方+ 发布:2023-10-1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粤深湾区智谷工改项目。(资料图片 摄影 刘万杰)

近期有件大事值得关注:广东省政府通过了《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这意味着中山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入全新阶段。那么,新“总规”获批,对正在推进的中山“工改”有什么影响?

简单来说,影响产生在三个方面。

第一  总规为“工改”提供了底层逻辑。

可能有人会问,“工改”是不是一场突击式的改革攻坚?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次省政府对总规的批复有几个重点:

中山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路线”。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方向。

如果说,这两三年的中山“工改”是拉开了“空间革命”的序幕,那么接下来的空间优化,则是一个动态的、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这也说明,中山在一年多前打响的这场土地攻坚战,和中央、省有关对高质量发展空间的相关要求是高度吻合的,也是中山一直坚持的改革方向。

第二   中山将借助“工改”进一步释放村集体用地的活力。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根据规划,中山要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中山“工改”不仅保障了乡村产业项目用地,还优化了产业结构、完善了配套设施。比如早早参加“工改”的小榄镇永宁社区,改出了安置多家企业的高标准厂房,也改出了能引来华帝公司的连片地块,该事迹还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未来,中山将借助“工改”进一步壮大广大的镇域、村域产业经济。

第三  “工改”项目的制度保障将更有力。

规划获批后,接下来就是如何保障实施。也就是说,中山将按照根据相关规定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明确重要的管控内容,优先保障战略性、结构性要素安排,突出总体规划重点。这意味着,在突出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中山将进一步突出对制造业项目的土地要素保障,“工改”也会获得更深入、更细分的机制体制保障。

并且,规划主打一个“多规合一”,把多项规划内容进行融合,减少了规划调整程序,为“工改”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效率保障。

从总规和省政府的批复可以看出,国土空间已然进入到了“存量时代”,“精耕细作”是中山必然的选择。到2035年,中山能否在有限空间中实现发展新突破,以“工改”为突破口的存量空间调整至关重要。


编辑  黄凡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直属中小学2025年招生通告发布
原创 13096人浏览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