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机器人”厨师和神湾禾虫非遗传承人同台竞技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朱明辉 发布:2023-09-28

弘扬神湾禾虫非遗文化,共筑传承梦想!9月26日,“山海胜邑·文艺小镇——文化兴城 神湾在行动系列活动之禾虫非遗里的科学”,走进了神湾镇蓝城·鹭岛香山小镇。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神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浩东,神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志文,神湾镇镇教体文旅局、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海港村等单位负责人及神湾育才学校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一同见证机器人厨师和神湾禾虫非遗传承人同台竞技,展示炒禾虫技艺。

  “机器人”厨师与非遗传承人

现场PK厨艺

 “禾虫栖身于咸淡水交汇的滩涂、稻田或水草的表土层,以腐烂的禾根、草根等植物为食,依靠天然繁殖产出。”在活动现场,课程讲师张华森热情分享神湾禾虫非物质文化,以及神湾海洋文化的内涵。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他介绍道,天气、潮汐和水质都会影响禾虫生长和成熟,水质稍有轻微污染都不能生存。因此,禾虫一直被视为生态环境的“风向标”。他为大家详细科普禾虫的特质和生长环境等内容,并结合禾虫滩实景模拟教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禾虫的捕捞过程,讲解禾虫的捕捞技巧。

活动参与嘉宾仔细聆听,在这里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旅。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禾虫烹饪已传承数百年,有着不变的好滋味。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重磅嘉宾”——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泽勇,与机器人厨师一较高下,展示烹饪炒禾虫技艺。

神湾本土居民高泽勇,从十多岁起就从父辈处学会了神湾禾虫捕捞和烹饪技艺,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禾虫美食技艺,他在神湾开设了专门的餐厅,研究相关美食做法。

高泽勇指导学生烹饪。通讯员供图

在本次比赛中,只见传承人高泽勇一边现场烹饪禾虫,一边亲自指导学生烹饪,展示炒禾虫的烹饪技法。另一边,蓝城·鹭岛香山小镇的“机器人”厨师也在不停地旋转炒锅,还不时“提醒”操作人员加水、加油、加配料。

“机器人”厨师正在炒禾虫。通讯员供图
“机器人”厨师正在炒禾虫。通讯员供图

在紧张的比赛中,最终双方的美食均出锅,现场香气四溢。经过最终评选,大家一致认为非遗传承人炒的禾虫口味更佳。最终,非遗传承人胜出。

这次有趣的活动,让现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和嘉宾,更加了解了禾虫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了对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的保护利用意识。

系列活动助力神湾镇
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

据悉,“山海胜邑·文艺小镇——文化兴城 神湾在行动系列活动之禾虫非遗里的科学”系列活动,自今年6月份以来,已经开展了五场,先后走进了神湾中心小学、市实验技工学校、神湾中学和竹排村。每到一处,活动都受到师生、群众的欢迎和积极参与。

“每年秋风起之时,很多周边地区的群众和港澳同胞,都到神湾品尝禾虫美味菜式,因此神湾禾虫供不应求,身价倍增。现在,神湾镇年产禾虫35吨,产值超过700万元,拉动餐饮消费超过1.4亿元。”神湾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本次承载着文化内涵和视味盛宴的系列活动,将助力神湾镇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非遗迸发新活力。


编辑 王帆 二审 黄启艳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