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徐闻行丨红土地上种出黄金“姜”,徐闻走出一条富农路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柯颂 闫莹莹 张房耿 发布:2023-07-2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今年良姜市场行情好,晒干良姜45至50多元一公斤,新鲜良姜也有10至12元一公斤。”7月26日下午,“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全国行”采访团队马不停蹄从廉江市赶往徐闻县曲届镇,碰上当地农产品购销大户翁小泉。他正带着团队赶收最后一批高良姜。

翁小泉(右)向记者介绍高良姜种植情况。 记者  文波 摄

“我种高良姜20多年了,现在种了900多亩,还带动身边农户种植1000多亩,种植基地分布在徐闻县和周边村镇。”50多岁的翁小泉站在绿油油的良姜地边,看着村民在地头忙碌,内心充满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今年良姜产量不错,产量每亩有8000至11000多斤,晒干后每亩2400至3000余斤,现在一亩干姜可以卖6万余元,较往年收入可以翻一番(高良姜的生长周期三年左右)

村民将地里挖出的高良姜抖土、削根。 记者 文波 摄

据翁小泉介绍,徐闻良姜已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广东十件宝”之一。徐闻出产的良姜品质优良,色泽金黄、气味馨香,主要销往港澳、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用于制作药材、驱风油或香水等物品。在徐闻有六七个镇从事高良姜种植,每年1月到6月,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村民们忙着收获良姜、装车销售的喜人场景。从收割处理到装车一条龙,整个产业链能带动县内上万农民增收。

工人翻整正在晾晒的高良姜。 记者  文波 摄

据了解,徐闻良姜产业采用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保底+分红”等多种模式,辐射带动农户5002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75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的15%,共吸纳446户以上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累计吸纳农民就业人员11200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300人,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红土地是徐闻最宝贵的财富。”徐闻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徐闻将以徐闻菠萝的发展为标杆,进一步发挥县政府的统筹作用,及时为农户更新农业市场信息,协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在“红土地”上种出更多标志性农产品,打响徐闻农业大品牌。

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中山日报、中山+后续报道。

【总策划】 伍学标
【策划】 程明盛 吴森林 黄凡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