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山市首届乡村振兴创新典型最终评选在中国联通中山市公司举行,33个晋级项目经过分组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四大类20个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典型。
“终评赛制对参评单位是不小的挑战,每个案例只有3分钟演讲时间,即使我们提前规定了模板,但要在3分钟内将案例展示清楚、讲得精彩,还要突出差异性和可持续性,也是颇具难度;同时,评委对中山乡村振兴工作非常了解,他们提出的问题具备理论性、专业性、实操性等特点,非常考验演讲人的临场反应,更考验他们的日常储备。另外,每个类别奖项分组上台,与评委及观众面对面答辩,也提高了评选的紧张感。”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评选共收到近百份申报案例,分为初评及终评两场比拼,入选比例仅为20%,即最终仅20个案例能成为典型,终评主要就案例成效、差异性、可持续性及现场答辩时选手的回答内容以及思辨性进行打分。
中山市市委农办主任、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华致辞。
评选现场,中山市市委农办主任、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华对参评单位寄语:“镇街是我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希望你们从本次创新典型评选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持长远和当下相结合,全域谋划和示范带动相结合,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五大振兴齐头并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共同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的中山样板。”
评委现场提问。
参评单位代表演讲和答辩。
各个参评单位不负众望,对案例进行精彩介绍,面对评委犀利提问,从容应对,妙语连珠,言语间表现出多年乡村工作的沉淀。
例如,面对问题“网红村的利与弊”——
崖口村回答:“网红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紧扣村庄特色,发挥资源禀赋,制造可持续吸引人流的爆点。”
面对问题“对于人才振兴,希望上级部门给什么支持?”——
五桂山街道回答:“希望能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匹配政策,帮助村庄吸引多面性人才。”
面对问题“如何延续乡村肌理”——
广州怡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回答:“怀着一种敬畏之心,把乡村建设项目当做生命体在做。如和平村,注重传承与创新,以运营的角度去对待,以理想生活共创体为定位,以沉香树为IP,保留自然肌理,预留更多弹性的、多功能的空间,为日后的盘活、运营提供更多可能”。
中山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陈柳斌现场公布结果。
据悉,本次评选共设四个奖项,分别为中山市精美乡村典型、中山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典型、中山市乡村五大振兴创新典型和中山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优秀典型,终评共33个案例参与,20个案例入选典型,颁奖仪式将择期举行。
专家与入选案例代表合影。
附:20个入选案例名单
编辑 孙嘉琳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