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火炬高新区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大湾区儿童健康论坛在中山火炬高新区人民医院举行。
本届论坛以“融合 创新 共护童康”为主题,聚焦三大使命,当中就包括深化自闭症等儿童疑难病症的诊疗研究,推动基础科研向临床转化,以及推广人工智能康复技术,构建 “医-教-研-康”四位一体儿童健康生态圈。
【澳门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副院长 戴华浩】
我们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
去整合我们治疗干预的服务
从而大幅增加了我们医疗人员和教育人员的招聘
第二点我们是用了分级诊疗的制度
按照严重程度一级二级三级这样去分的
三级分流系统
确保了最严重的病例可以得到立即的服务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带头人 陈卓铭】
建立了“璟云”的康复云平台
总共有11000多个(自闭症)患者在“云”上
波及了44万的训练的量
那就是说一个自闭症家庭到医院看
看完了之后通过云服务
他在家庭都可以去做对应的治疗服务了
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降低了自闭症家庭的负担
当天论坛的另一个重点,是梳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火炬高新区人民医院两院五年来的协作经验,探索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路径。
【中山火炬高新区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 邓 成】
作为全市高危儿随访 孤独症筛查治疗
儿童残疾康复定点机构
近两年半为237名特殊儿童提供精准康复
五年来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儿童康复中心”
显著提升诊疗技术与科研教学水平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郑小飞】
自2020年起
我院的康复理疗科的专家是长期驻点
提供技术输出 人才培训和双向转诊的服务
开展了计算机的认知 言语矫正等特色的治疗
显著提升了当地儿童的康复能力
编辑 吴林平 二审 郑玉华 三审 肖湘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