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热线・记者追踪”栏目依托中山 +“直通 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中山日报88881111报料电话等渠道,深入调研、精准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欢迎来中山+提供线索,欢迎拨打88881111、18899811223报料,让我们现场见。
开车出门绕圈找位,好不容易发现空位却被地锁、锥筒、桌椅霸占——这是不少车主遭遇的停车难题。本应服务公众的公共停车位,沦为个别商家的“专属车位”,不仅加剧停车难,更损害城市文明,埋下交通安全隐患。近期,中山+“民声热线・记者追踪”栏目连续曝光此类乱象,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4月25日,栏目曾以《公共车位被“花式”霸占,停车难何解?》为题,披露南区、东区街道部分小区周边公共车位遭商家霸占的问题:餐饮、美容等商铺用雪糕筒、椅子圈占车位,仅向消费者开放,非消费市民遭拒停车,引发业主强烈不满。

时隔两个多月,问题是否得到改善?7月14日早8时,记者重返此前曝光的东区街道豪逸华庭小区周边回访,发现情况不仅未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在不足300米的东区街道岐景街靠近小区一侧,记者现场清点发现,32个公共车位被商家用地锁、锥筒等工具强行霸占。多位市民被迫将车辆违规停在路边缝隙,甚至占用消防通道。“这种霸位现象已经持续十多年了,业主没地方停车,停路边就被交警抄单,实在太煎熬了。”豪逸华庭业主张女士无奈地说。
7月15日上午9时,正值南区街道墟市开市,记者再次走访墟市周边发现,商家霸占公共车位的行为依旧如故,与此前报道时无明显变化。“从没见过相关部门来清理,商家霸位越来越理直气壮。”街坊梁先生直言。
编辑点评:治理环节还要缺位多久?
公共停车位被商家“圈地”霸占,被曝光后却“变本加厉”,着实令人忧心。从4月曝光的“花式霸位”到7月岐景街地锁“锁死”车位,短短两月间,乱象不仅未消,反而从临时占位升级为固定封锁,暴露了治理环节的明显缺位。
商家将公共资源视为“自留地”,本质是逐利思维作祟。餐饮、美容等商铺通过霸占车位吸引客源,形成“消费才能停车”的潜规则,既挤压了市民合法权益,更让公共设施失去公益属性。而消防通道被占、路边违停遭抄单等连锁反应,更将民生困扰推向安全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霸占公共停车位属于违法行为,交警部门有处罚之责,城管部门也应对秩序进行维护。可现实中,部分路段的霸位乱象竟持续十年之久仍未解决。
值得追问的是,街坊“未见部门清理”的反馈,直指监管缺位。唯有监管“亮剑”,才能让霸位不敢妄为,才能让公共车位回归公共属性,还市民一个畅通有序的停车环境。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黄凡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