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中两名优秀学子分享学习秘笈,全是高效干货→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见习生 周昊 发布:2025-07-06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在高中阶段,应该如何学习才能拿下理想的分数,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7月6日,记者采访了中山纪念中学的两名优秀学子,聆听他们高中三年的独家学习秘笈。


张耘恺:
各科成绩均衡 学习英语有绝招

今年高考成绩放榜后,中山纪念中学优秀学子张耘恺希望报考清华大学。在今年高考中,他的各科成绩均衡,英语成绩方面尤其出色,达到了147分。

“我认为英语学习方面,单词和语法非常重要。”在分享英语学习经验时,张耘恺介绍起自己的绝招。

张耘恺。记者 缪晓剑 摄

与许多同学通过随身带单词本进行记忆有所不同,张耘恺采取的是比较慢的“翻词典”的办法。

“每当我在作业中或试卷中,遇到了不会的单词,我会翻特别厚的《牛津高阶词典》,一定用词典把它查出来。”他说,查一次可能记不住,但是当反复遇到这个单词,反复查词典到第三遍、第四遍时,这个单词就已经记得很牢固了,“这样背单词的方法可能不是那么快,但是很实用。”

通过这个方法,在初中、高中阶段,张耘恺拓展背诵了非常多的单词。“在高二时,当我的单词量已经能够完全应对高中英语学习时,理解英语文章方面就已经变得非常通畅了。”他介绍。

此外,张耘恺着重学习英语语法。“语法可以比喻为‘骨架’,单词是依附在骨架上面的,两者相互依存,语法掌握得好,英语作文将掌握得更加好,并且在面对较难题目的时候,有了语法的‘真本事’,将能够帮助破解难题。”他告诉记者。

张耘恺说,自己的高中生活是非常充实且快乐的,他担任过副班长、物理课代表、小组长等,各科目的学习都有自己的兴趣探索。

“在语文学习上,我作为小组长,常带着组员们进行课题研讨或是小组展示,在英语上我也参加了书法比赛、阅读能力比赛等,在课余时间里,我参加了物理社等社团。”他介绍道。

在高中阶段,如何一直保持成绩优秀的状态?张耘恺提到,虽然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并不能代表此前的所有考试都能够一帆风顺。

“特别是高三下学期第一场考试,我的成绩不是特别拔尖,一下掉到了全年级30多名,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张耘恺说,自己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学科的不足,找到了应对的方案,并进行学习规划。

在这个不断追赶的过程中,张耘恺不断要求自己每次考试都比上次有进步。“不管能否实现之前的目标,我只要求自己永远不退缩,不丧失信心,通过调整学习方法,不断突破能力界限,最终让自己取得更好的结果。”他分享道。

在家庭教育模式方面,张耘恺表示,自己的父母在教育自己时,都是以引导和鼓励为主。“他们不会给我定下一个非常高的目标,而是鼓励我去勇敢拼搏。”他说,从小时候开始,妈妈就会告诉他,只要已经尽力了,父母就不会责怪,“父母觉得,只要我自己觉得没有遗憾了,那么我就是最棒的。”

张耘恺说,从高一起,他就有考顶尖大学的想法,并且一直推动自己不断往梦想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我是自己推着自己前行的,并不是我的父母推着我。”


林卓铖:
遇挫后重拾勇气,攻关薄弱项

中山纪念中学优秀学子林卓铖通过参加强基计划,获得了清华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破格录取。他告诉记者,他想用“拼搏”这个关键词来总结高中三年。

“在高一高二期间,我以一个一开始遥不可及的信息学国赛金牌为目标,抛下了很多后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虽然最终在高二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只拿到了银牌,但是这给我的高三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他说,在高三时他参加了强基计划,最终圆了梦想。

林卓铖坦言,兼顾信息学竞赛获取奖牌与高中文化课的学习,给他带来了挑战。文化课考试结果达不到目标时,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他选择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林卓铖。记者 缪晓剑 摄

“高一高二的时候,由于要全力备战竞赛,文化课的学习方面不是那么理想,最终,自己在高三这一年,将成绩追上来了。”他说,当考试成绩出来后发现不理想时,自己仅仅难过一个晚上,随后在第二天就调整好心态,立即开始对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特训,开始新一轮的训练。

他反思自己的薄弱点,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针对性帮助,跟老师一起讨论分析出现的问题。“其实一开始我的数学解题过程写得不够严谨。毕竟我们在信息学竞赛过程中主要用代码运行,比较注重最终结果,因此,在学习数学时,我的思维过程严谨性,需要着重进行提升。”林卓铖回忆自己的薄弱点时说。于是他课后自主针对性学习,逐个巩固。

林卓铖选择用拼搏与心理建设度过高三阶段。他表示:“我在高三养成了受到挫折后能够迅速重拾信心的勇气。我认为这是一个受用终身的品质。”

林卓铖从小就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一方面我比较感兴趣,一方面中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校内资源是相对多的。”林卓铖说。小学高年级阶段,林卓铖开始参加信息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等优异成绩。“一开始我认为代码是逻辑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后来随着学习的推进,对信息学有更深的了解,我认为这个竞赛更多的是算法和数学思维的比拼,知识点非常丰富,也让自己找到感兴趣的方向。

后来,林卓铖面临信息学竞赛和高中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分配问题。面对挑战,长期的信息学竞赛训练,帮助他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明显一点是帮助我应对长时间考试带来的压力。”林卓铖表示。“信息学竞赛平时的考点非常广泛和不固定,长期面对这种灵活的出题方式,经历思维头脑风暴,对高考中的数学考试非常有帮助。”林卓铖认为。

家人的鼓励和陪伴,对于他来说也非常重要。“当遇到困难心情比较不太好的时候,家人的温暖鼓励,一直支撑我走完整个高中。”他感慨道。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20762人浏览   2025-07-04
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
原创 12216人浏览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