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美食版图中,中山乳鸽以其皮脆肉嫩、汁水丰盈的特色闻名遐迩,其中又以三乡镇出产的乳鸽最为正宗。这道承载着百年技艺的美食,不仅是中山饮食文化的代表,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食客心中的“舌尖瑰宝”。

岐江畔的羽影
“石岐鸽”的前世今生
石岐鸽是我国著名的肉鸽品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据了解,清朝年间,中山的华侨带回优秀的肉鸽品种如美国王鸽、蒙丹鸽、贺姆鸽等,与本地的优秀品种进行杂交,经过民间多年选育而成为“石岐鸽”。

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晟介绍道,中山人饲养石岐鸽的历史悠久,葡萄牙在近代占领了我国的澳门后,其饮食文化在珠三角地区流传开来,烤乳鸽、烤乳猪、煎牛扒这些西方美食也成为珠三角人民的美食。因为餐饮业的消费带动,“石岐鸽”作为著名肉鸽品种,开始销往港澳地区,为内地换回来当时的外汇和各种物资,在当时承担着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科技革新与烹饪艺术的碰撞
造就“好鸽们”
过去,石岐鸽的养殖主要依赖人工喂养和自然孵化,养殖户需每日定时投喂玉米、豌豆等谷物,并依靠母鸽自然孵蛋。这种方式虽能保证鸽子的自然生长,但存在饲料配比不精准、幼鸽存活率不稳定等问题。“以前养鸽全凭经验,鸽子体质参差不齐,孵化时遇上天气变化,一窝蛋可能只剩一半成活。”李正晟回忆道。

得益于持续的科学研究投入与技术革新实践,石岐鸽养殖领域在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我们也引入了移动式智能料槽、恒温孵化机现代化设备等。一方面,移动式智能料槽的应用,实现了饲料精准投喂与营养配比科学化,及时调整喂养方案,确保鸽群体质达标。另一方面,恒温孵化机让我们更好控制温度、湿度等,从而将出壳率稳定在90%以上,幼鸽出壳率和成活率大幅提升。且幼鸽体质更均匀,全年均可生产,不再受季节限制。”李正晟表示。

除在石岐鸽养殖的革新之外,中山厨师对其烹饪技艺的探索也从未止步。据平安大酒楼总经理蔡碧玉介绍,作为正宗“石岐鸽”专卖店之一,酒楼坚持需选用21-28天的幼鸽,以卤水以陈皮、桂皮等十余种秘制香料熬制,最后用油生炸锁汁,使鸽皮如玻璃纸般酥脆,鸽肉鲜嫩多汁,回味悠长。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消费需求,我们团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相继研发出盐焗鸽、药膳鸽、鸽子汤等创新做法,进一步丰富了石岐鸽的风味体系。”蔡碧玉说道。
舌尖上的味道密码
三乡“鸽鸽们”的正宗之道
“要问哪里能吃到最正宗的石岐鸽,三乡当属首选。”为何“石岐鸽”在三乡是“最正宗”的代名词呢?李正晟介绍道,真正的“石岐鸽”必须同时满足三大要素:纯正品种基因、严格的生产饲养规程和中山市内养殖,三者缺一不可。

一是血统纯正的品种基因。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原石岐鸽场)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中山市三乡镇白石村。由1979年建场起,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肉鸽饲养历史,是现今中山市最大的石岐鸽保种场。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岐鸽的保种与繁育工作一直备受重视。公司通过科学的选育技术和严格的种群管理,确保了石岐鸽血统的纯正性和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为广东乃至全国的肉鸽产业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

二是规范化的全产业链生产流程。作为国内肉鸽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先行者,公司通过构建“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在2005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基础上,公司相继主导制定了《石岐鸽饲养技术规程》《种鸽生产技术规程》等5项行业及地方标准,填补了肉鸽产业标准化空白。

三是严格限定在中山市地域饲养。“石岐鸽”是中山市成功获得的第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饲养范围必须限定在中山市行政区域内。这是保障“石岐鸽”血统纯正、品质优良,凸显其地域特色的关键所在。
从历史中走来的“石岐鸽”,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智慧的完美结合。其地道的滋味,正以蓬勃的产业活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着“一只鸽子带动一方经济”的故事。
采 写:曾嘉豪
美 编:林庆源
编 辑:杨韶艳 李博宁
责 编:邓菲 罗越衡
编 审:艾立强
素材来源: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