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业攻克“技术死结”,为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柯颂 通讯员 梁翠婷 发布:2025-07-03

7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公布重大的科研进展中获悉:由和超高装(中山)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超导加速单元,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注入器测试中实现关键突破——6套QWR超导单元组成国内最大闭环运行系统,加速能力超设计标准11%,一举攻克行业公认的“技术死结”,为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HIAF注入器的超导加速段如同装置的“动力心脏”,由和超高装(中山)交付的6套QWR007型与11套HWR015型加速单元构成。其中QWR007的不对称结构曾被国际同行视为“无法逾越的技术死结”,但和超高装(中山)研发团队通过独创工艺,不仅让这一“老大难”结构稳定运行,更使核心指标实现跃升:在实际运行中,加速能力比设计要求高出11%,运行稳定性达到“零波动”级别,相位偏差控制在0.08度以内——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粗细。

更引人注目的是,从研发设计到批量生产再到系统联调,整个过程仅用12个月,比国际同类项目快了至少一半时间。

超导腔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忙碌。记者 文波 摄

走进和超高装新落成的智能化厂房,超导腔生产如同“搭积木”般标准化:从铌材冲压到表面处理,再到低温测试,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管控。此次交付的6套单元不仅是国内最大闭环系统,更创下100%合格率的量产纪录,年产能较旧厂房提升3倍以上。

“从画图纸到装设备,我们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超高装(中山)负责人何琳介绍,接下来将以“研发—制造—调试—维护”全链条服务模式,深度参与HIAF后续建设。据介绍,HIAF装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先进的重离子研究平台之一,可模拟恒星演化中的核反应过程,也可为精准肿瘤治疗提供尖端设备支撑。而和超高装(中山)作为该领域核心装备供应商,此前已为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提供关键部件。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