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是“百名干部群众话治水”专栏报道。从最初“4条河涌举步维艰”到现在“40条河涌同步施工”。三角镇的治水历程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治水工作走进群众心里,治水攻坚战才能水到渠成。
走进三角镇乌沙涌畔,老人们三三两两在岸边闲话家常,曾经的“臭水沟”如今已经成为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三角镇结民村村民崔注球:“以前这条河涌是发臭,经过这里都不会停留。借着治水的机会,在这里建了一个休闲公园给老人家、小朋友娱乐。现在环境好了,有利于身体健康,幸福感也提高了。”
三角镇结民村村民陈余兴:“没有整治之前,污水横流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治,水质有了改善。”
三角镇的治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治水工作曾因村民阻工陷入停滞。面对群众的质疑,治水干部们没有退缩。
治水干部罗燕红:“最开始我们的工作是信心不足的,主要的原因是群众不了解我们的治水政策,对我们治水工作也不太支持,后续经过我们工作人员不断地跟群众做一些解释工作,沟通,后来群众慢慢地就了解,支持。”
治水干部高俊文:“感觉群众的内心是很多疑惑,耐心去跟他讲解,说一次解释不清楚的话再说一遍,然后第二遍第三遍,直到他们认可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态度也有很大的改变。随着河涌水质的不断提升,他们对我们的事情更加支持。”
为了推动治水工作顺利开展,三角镇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构建“河长+治水”网格化架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也想方设法优化施工方案。
小区雨污分流项目负责人庄楚添:“地下管线非常复杂,跟图纸设计对不上,所以需要现场跟各个单位、各参建单位重新复核,根据现场实际去调节管线的位置和流向。”
三角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生产经理黄思强:“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我们尽可能地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影响,完工一段回填一段,以最快的速度还路于民。”
从2021年进场4条,到2024年全面铺开40条,尽管如今138.7公里截污管道已完成99.8%,但是工程推进中难免仍有阵痛。
治水干部刘东:“治水效果不是一下子马上能够展现出来的,所以说在工程推进过程之中,村民的不理解,每一次遇到困难遇到阻碍的时候,我们都会整理自己的心情。又一次大家同心协力,再出发,再向前,治水攻坚战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中建三局民三联围项目部乌沙涌现场主管工程师欧跃龙:“我觉得支撑我们好好去做好这份工作,它其实是对想要去改变环境,还人民绿水青山这样一个理念在支撑着我们。”
目前,三角镇的治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46个工业厂房、43个住宅小区完成雨污分流,6054亩鱼塘完成尾水处理,11条河涌完成清淤。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李红光:“一般下午4点多钟就有人来钓鱼了,现在水质好了,鱼都多了,附近也多了餐厅、农家乐。”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陈佳荣:“治水之后,河涌周边道路维修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都是做得非常好。”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