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来自中山的全国人大代表赵桂枝在发言中说,政府工作报告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体系。2021年至2024年,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67所、公办中小学38所、新增幼儿园学位28225个、中小学公办学位46160个,书写出了中山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赵桂枝既感重任在肩,更觉信心满怀。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赵桂枝:“中山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几方面有益探索,一是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三是‘五育融合’深耕育人沃土。”
在“五育融合”当中,中山不仅坚持德育为先,首创“自主淘宝式”课后服务模式,以“基本托管+素质拓展”推动民乐进校园、武术进校园,开设艺术、体育、科普等16大类345门课程,小学生、初中生参与率分别达90.2%、97.5%。中山还坚持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有机衔接,从普校抽调副校长、教师到体校抓文化教学,实现优质专业体育师资共享。
赵桂枝说,“优质均衡”已然成为中山基础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发言中,赵桂枝还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进一步深化“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跨区域师资流动、课程共享、教研协同、平台共建,全面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加快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打造“云端学校”新范式, 让孩子们共享“名师金课”。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赵桂枝:“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坚守,更是薪火相传的使命,我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和两级教育大会精神,扎根中山、建功立业,为广东中山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