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抱团”发展种好粮 智慧农业为种植业插上“翅膀”
栏目:推荐 来源: 记者 缪卓延 梁鑫 发布:2025-03-01

中山的耕地资源相对分散,不少农业合作社人力、技术、资源不足,依靠农户之间传统的“埋头单干”,很难形成集约化生产。如何不断引导农业生产往规模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破解粮食生产难题呢?大涌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帮助农户实现生产协作共赢、提质增效的目标。

2023年,大涌多个合作社联合创办了中山市鹏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收割、销售等水稻全生命周期内,成员们可以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最大程度提高粮食单产,稳定农户收益。

中山市鹏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陈宜伟:“传统耕作的面积只能做几百亩,现在我们联合起来,像无人机喷药轻松可以一天作业一千几百亩。只要将丢荒的土地合并起来,我们一起去管理,可以扩大耕种面积,提高产量和收入。”

对于水稻种植而言,平整土地非常重要,特别面对苗木场的复耕地,平整难度大、成本高,一度让不少农户望而却步。今年,联合社购入了一台卫星平田机,通过卫星定位可以识别土地平整度,从而达到了省时省力省成本的目的。目前,联合社已经接到复耕面积超3000亩的订单。

中山隆升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余龙生:“像以前自己一台机器作业时,秧苗长得太快了,插不过来,就会烂苗。现在大家一起把机器调过来,一起把它插下去损失就没那么大。大家一起研究技术我们的服务,把田投下来你就放心给我们代耕,同时我们也会把技术推广出去。”

目前,大涌已全面启动春耕备耕工作,通过整合辖区农业资源,以联合社集约化、技术化服务为抓手,不断提高农户种植专业技术,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注入动力。

大涌镇农业农村局局长曹浩林:“今年大涌镇水稻种植面积预计是3000多亩,今年春节前已经做好春耕的准备工作,利用好我们联合社的机械化及现代农业服务的作用,也可以辐射到周边沙溪、横栏、板芙等镇街,提供一个现代农业的服务。”

联合社方面预计,今年社员们的水稻种植面积合计近万亩。目前有技术人员近30名,当中不乏“90后”“00后”新农人,联合社将不断推广和更新农业技术,为种植业插上科技“翅膀”。

陈宜伟:“今年我们看了‘中央一号文件’,它今年大力支持我们智慧农业的板块,提升我们农民的收入,我会更有信心去做好今年春耕的准备,引入更多年轻人,接入更多先进的技术,以推动农业的提升。”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李紫昭    三审  杨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