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三乡镇举行2022年寒假澳门籍大学生赴三乡党政机关实习总结会暨“筑梦三乡·人才先行”启动仪式,5名来自内地高校的澳门籍大学生结束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回到校园。
据悉,随着澳门特区和内地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优秀澳门学子赴内地高校深造,目前人数已接近8000人,此次澳门籍大学生赴三乡党政机关实习,是港澳大学生首次赴内地基层党政机关实习,是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持续创新。
悉心培养,五名澳门籍大学生收获颇丰
2022年寒假,澳门中联办北京联络部、中山市委组织部、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大湾区办、三乡镇党委政府等合作,组织“双一流”高校的澳门籍大学生赴三乡党政机关实习。
实习期间,三乡镇党委政府用心组织、悉心筹划、耐心培养,根据澳门籍大学生专业特点分配岗位,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指定专人开展指导工作,让五名澳门籍大学生深入乡村基层、深入抗疫第一线,“沉浸式”体会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方位”观察基层党政机关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零距离”感受人民群众和党、政府之间的“鱼水之情”。
在总结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陈子翘同学表示,他在实习期间成为一名疫情流调队员,每天要打几百个电话做流调溯源。“实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岁月静好背后是那么多基层工作人员的守护。”来自北京大学的潘凌子同学,在三乡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实习,她表示实习十分接地气,既增长了本领,又增长了见识,更加全面地认识了党、认识了国家,收获满满。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大四学生秦颖瑶是本次实习生之一。其妈妈陈文英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孩子对内地党政机关的工作方式、办事流程、服务宗旨更加熟悉,变得更加谦虚好学,毕业后在内地就业创业的意愿很强烈。
推进“南联”,加强三乡澳门人才交流合作
在会上,三乡镇党委副书记江骥介绍“筑梦三乡·人才先行”活动。据了解,三乡将建设中山国际人才港三乡服务中心、打造人才之家,以人才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积极对接澳门、珠海等各方平台资源,融入到湾区人才“圈层”和“群体”。借助2022年中山人才节举办契机,三乡将承办“‘雁南归’澳门博士中山行”人才节活动和澳门中山人才论坛,与澳门高校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及暑期合作框架协议,计划邀请澳门优秀青年学生开展研学活动。
三乡镇党委书记郭明星向学生代表颁发了实习结业证书。他表示,三乡与澳门交流密切,很多澳门同胞在三乡创业居住,三乡将进一步落实中山市委人才工作部署,主动扛起“南联”发展主阵地职责,不仅继续开展澳门籍大学生赴三乡党政机关实习工作,更进一步加强三乡与澳门、珠海在人才、技术、文化交流合作,主动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促进三乡高质量发展,共建“珠中澳”优质生活圈。
创新培养方式,为港澳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多元化渠道
澳门中联办北京联络部交流处处长司晨表示,寒假期间,组织五名澳门籍大学生赴三乡党政机关实习,是港澳大学生首次赴内地基层党政机关实习,也是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持续创新做法。组织港澳优秀青年到内地基层锻炼,不仅有利于促进大湾区城市人才交流融合,更有利于推进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助力培养港澳青年爱国情怀。
澳门中联办北京联络部将继续开展澳门大学生基层实践,培养熟知澳门和内地政策的人才,为澳门“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贡献青春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祁诣曾 邓菲
◆图+2/记者 文波
◆编辑:汪佳
◆二审:朱晖
◆三审: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