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昆航空”)凭借全自主研制的高性能无人机系统,在工业无人机领域连续实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首条150公里跨海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飞;E40无人机完成长三角首条海岛物流试验航线任务;跨琼州海峡飞行仅用19分钟……从跨海疾驰到高原驰援,从应急救灾到石油巡检,福昆航空正以扎实的技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从蓝图飞进现实。

自研技术不断突破
架起低空经济走廊
近日,在福昆航空厂房内,技术人员正专注组装新一代无人机;另一边的研发室里,工程师紧盯屏幕——跳动的数据正精准显示着无人机的每一步飞行状态。
福昆航空在无人机领域拥有一系列核心专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可收放旋翼技术,垂直起降时旋翼展开提供升力,巡航时旋翼收入机身,显著减少风阻。福昆航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以其卓越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消防、能源巡检等领域。近年来,公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产品更远销中东,成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的一张新名片。
“这个看似简单的技术,我们用了整整两年反复测试,每一个弹簧、每一颗螺丝,都经历了大量供应商筛选和极端环境验证。”该公司政府公共事务总监周平表示,无人机产业与电动车产业链紧密相关,“外部技术迭代也在持续推动我们的产品升级。”

今年4月,一架福昆E40无人机自海口起飞,仅用19分钟便跨越琼州海峡,将热带水果和紧急文件送达广东徐闻,搭建起跨海低空经贸走廊;8月1日,福昆E40H大型无人机装载18公斤生猛海鲜,从阳江海陵岛飞越150公里、横跨三市,平稳降落在珠海海泉湾,完成大湾区单次最长跨海物流航线飞行,为珠江口西岸城市群构建立体交通提供了新范式。未来还可延伸服务于医药冷链、精密仪器、应急物资等高附加值物流领域,为海岛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在应急救援领域,福昆航空无人机参与了肇庆怀集洪涝、韶关防汛抢险等多个救灾行动。该公司申报的“垂直起降无人机集群灭火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已获广东省重大项目立项,“珠三角地区高楼林立,楼宇超过一定高度后,传统的消防车的灭火能力有限,云梯达不到相应高度。这个项目其中一个研究课题就是无人机搭载高效灭火剂,快速响应高层建筑灭火。”周平表示,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新建产业园落成
未来布局载人飞行器
在福昆航空的战略规划中,除了广泛应用的工业无人机,还有未来低空出行载人飞行器。周平表示:“我们目前联合母公司御风未来紧锣密鼓地推进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制和适航审查工作,让‘空中出租车’成为人人可享有的出行方式。”
站在占地40亩新建成的产业园工地上,周平展望未来:“厂房是坦洲镇政府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单层高度13米以上,跨度60米,中间没有梁柱,大门宽度17米,就是为了我们飞机的制造和进出场有更好的条件。”2018年落户中山的福昆航空目前仍在最初的创客园内,试飞基地、厂房与研发室均不在同一位置。“搬到新园区后,飞行器可以直接在园区内的试飞场进行测试,大大提升生产、试飞和交付效率。”周平介绍,产业园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未来投入使用后,预计年营收可达10亿元以上。

立足珠三角,中山凭借“一小时直达广州、深圳、珠海”的地理优势,正成为低空货运先行试点理想区域。作为中山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单位,福昆航空积极推动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依托中山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联合深圳市相关协会,在政府监督下组建了“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联盟成立一年来,已实现深圳与中山两地企业在业务拓展和产业发展上的高效互联。
周平介绍,协会会员单位中山市华特雅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已成功申请空域,为中山、深圳乃至全国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提供飞行测试服务,联合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福昆航空的无人机,已率先在多条跨海、跨城航线中开展验证飞行。
在人才培养方面,福昆航空自2021年成为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合作单位以来,与中大、西工大等高校深度合作,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学生实地研学等方式,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行业持续储备专业人才。
编辑 廖薇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