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561艘在册渔船安全避风,农业种养防御全覆盖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缪晓剑 通讯员 钟海综 钟农轩 发布:2025-09-22

随着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逼近,中山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发力,从海上渔船管控到陆上农业防灾减灾,实现了农业生产防御全覆盖。截至9月22日18时,全市561艘在册渔船已全部安全回港避风,904艘外省市避风渔船及2293名船员尽数上岸,农业领域防灾减灾准备工作亦全面落地,以坚实举措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9月22日,大量渔船进入中山市岐江河停靠避风。记者 缪晓剑 摄

“从白色预警发布那一刻起,我们就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每一艘船、每一个渔民都在管控范围内。”中山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党组书记、支队长张喜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月21日18时57分,市三防办发布台风“桦加沙”白色预警后,支队第一时间启动渔船防御热带气旋应急预案,制定专项值班计划,专人提前到岗就位。在智能监控船舶方面,工作人员通过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指挥系统与乡镇船舶信息管理平台,实时追踪渔船动态,并督促相关镇街逐船核实回港情况,确认全市所有在册渔船及乡镇备案船舶均已回港避风。“我们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对石岐河等重点水域的巡查,积极协助开展防台抢险、船舶疏导与人员安置工作。”张喜光补充道。

为实现预警信息“无死角”覆盖,支队充分发挥“渔民短信平台”作用,截至9月22日12时,累计发送预警预报信息5044条次,精准触达在册渔船及乡镇纳管涉渔船舶的船主和船员。“收到短信后,我们立刻加快作业进度,当天就赶回了渔港,还帮着邻居一起加固船缆。”家住横门渔港的渔民李师傅说,及时的预警让大家有充足时间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执法力量全面下沉一线,9月21日至22日下午,支队累计出动执法船艇20艘次、执法人员58人次,对重点渔港开展14次拉网式巡查;在石岐河、坦洲内河涌等内陆水域,7艘执法快艇、15名执法人员现场疏导外省市渔船,引导545艘渔船入联石湾水闸、159艘入西河水闸、106艘入东河水闸、6艘至南朗水域有序停泊,并督促所有船员做好缆绳加固后迅速上岸避风。

渔船回港避风。 记者 缪晓剑 摄

“虽然渔船已全部回港,但超级台风威力不容小觑,我们的防御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张喜光表示,下一步将加密台风动态监测频次,升级巡查值守力度,确保预警信息传递渠道24小时畅通,“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风险,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坚决守住渔港渔船安全底线。”

在农业种养领域,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同样紧锣密鼓推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不同产业开展精准指导。“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期,提前疏浚田间沟渠,才能在台风过后快速排涝,减少积水对作物的影响。”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周志洪介绍,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已分片指导农户清理田间排水沟渠,确保排灌系统畅通;对于香蕉等经济果树,指导农户采用竹竿支撑、绳索牵引等方式进行加固,增强抗风能力。

在水产养殖区,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也督促养殖户做好鱼塘预排水,适当降低池塘水位,防止台风引发漫顶事故;同时对养殖尾水工程等在建项目,以及低洼种养户、看护房等高危区域开展全面排查,落实管控措施,明确撤离路线和安置点,确保极端天气下人员安全转移。


编辑   廖薇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