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天气由凉转冷,而深秋季节寒冷干燥,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养生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这个时节,我们应该怎样养生呢?10月5日晚上,正值国庆假期,随着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不断普及,群众纷纷走进中医药健康夜市,问诊名医专家、体验中医疗法、辨识中医草本植物、品鉴养生粥汤茶、集章打卡……寻找秋日里适合自己的养生答案。


名医义诊:“医”如既往
当晚,很多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前来探访。“一直想通过中医调养身体,平时上班忙,没时间去医院排队,入秋以后觉得人比较干燥,今晚就趁假期来试下,看个中医,看看效果怎样”,市民杨女士如是说道。今晚夜市的中医团队,是由来自市中医院、西区医院、沙溪隆都医院的中医师和护师30多人组成,“医”如既往为市民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医务人员纷纷表示:以这种接地气的形式为祖国母亲庆生,觉得这是个非常快乐而又特别有意义的假期!
|
|
|
|
国家非遗:杵针替你解秋乏
天气转冷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同时也要饮食清淡。今晚,在中医疗法体验区,沙溪隆都医院顺应寒露时节,推出国家非遗项目:杵针疗法。用杵针器具在经络腧穴的皮肤上进行不同手法的治疗,具有调节神志,宁心安神,疏肝理气,补益脾肾,行气活血、疗瘫起痹等功效,同时对心肾不交所致失眠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杵针技术为非侵入性操作,不刺入肌肤,无破皮伤肌之苦,无创痕感染之忧,兼具针刺与按摩的功能,疗效显著,吸引了许多市民排队。此外,无烟艾炙、小儿推拿、红炉拨筋等疗法体验也备受群众欢迎。
|
|
|
|
“明星”制剂:家中常备
平日里,去医院挂号问诊才能买到院内制剂,在这经过中医辨证后,就可以买到。健康夜市自开展以来,无论是市人民医院还是市中医院都把“工作后台”搬到了现场,包括菌毒清等院内制剂在这里就能开到。本期的“明星”制剂——伤科九味健骨片,源自市中医院,采用三七、续断、骨碎补等多味中药制成。还有琳琅满目、各具功效的“香山膏”,很多市民买来作家中常备药品。
中医药融入烟火气:
好吃好逛又养生
俗话说:寒露一碗汤,不劳医生帮。在药食同源品鉴区,养生汤、养生粥、养生茶、养生糕、养生醋等健康新颖的食品,大受欢迎。寒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很多年轻人围在各摊位前,叹一碗精心炖制的药膳鸽子汤,喝一口热乎乎的中药保健茶,呷一口天然营养的健康零食,享受一种健康的逛吃新体验。
|
|
|
|
科技赋能:
中医居然这么智能
在夜市中,还有很多智能中医科技,可以轻松自助式体验。在智能脉诊仪区,把手一伸短短两分钟,便能获得一份体检评估报告,初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在松柏康养区,穿戴上智能装备,便能感受高龄长者模拟体验,对老者多一分关爱与理解;在康养互动区,慧爱家妇联和女当家集市所呈现的是有“救命仙草”之称的石斛产品,石斛粉、石斛珍珠手工皂等深受女性喜爱。
家庭亲子:
游园打卡也能玩转夜市
国庆七天乐,中医养生更快乐!跟着爸妈来逛夜市的孩子们手持小国旗,在夜市中游园、打卡,欢声笑语不断。65周岁以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在这里也收获了一份重阳节的健康伴手礼。
辨识中药材套圈游戏,动手制作中药香囊、艾条锤,加入养生操学习行列,学习用盐减盐知识,抢答健康素养问答……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参与健康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